佛崖镇人大:以代表力量破题 促人居环境蝶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09:25 1

摘要:环境卫生是民生之基、文明之窗。今年以来,佛崖镇人大锚定“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常态长效”目标,充分激活人大代表“联系广、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以“宣传引导、示范引领、建言献策”三项硬举措,推动环境卫生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为全域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

环境卫生是民生之基、文明之窗。今年以来,佛崖镇人大锚定“巩固整治成果、实现常态长效”目标,充分激活人大代表“联系广、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以“宣传引导、示范引领、建言献策”三项硬举措,推动环境卫生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为全域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提供了“佛崖经验”。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环境卫生整治,群众是主体,思想是关键。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只有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践行者,环境面貌才能彻底改善。佛崖镇人大代表依托“分片包联”机制,采取“广播+入户”用村级喇叭循环播报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卫生健康常识,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面对面向群众讲解环境整治的意义与好处。针对部分群众“观望心态”,代表们主动“唠家常、算细账”,用“环境好了,心情美了”“院子干净了,人人都夸奖”等贴近生活的话语,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截至目前,全镇人大代表累计开展入户动员300余人次,村级喇叭宣传60余次,微信群转发政策信息50余条,群众环境整治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高。

二是主动示范引领,树立整治标杆样板。佛崖镇人大坚持“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以“示范引领”破除部分群众“不愿动、不会干”的困境,让环境整治有“样子”可学、有“路子”可循。人大代表主动从“自家门前”抓起,率先完成自家庭院“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部分代表将闲置角落改造成“小花坛”,有的把废旧农具变成“装饰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整治带来的好处”。在代表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群众共同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边沟水渠淤积杂物。今年以来,全镇人大代表累计参与集中整治30余次,督促整改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等问题50余个,推动12个村组实现“旧貌换新颜”,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良好局面。

三是精准建言献策,构建长效整治机制。环境卫生整治非一日之功,需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难题。佛崖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将“建言献策”作为推动工作长效化的重要支撑,让整治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深度”。组织代表定期“下沉”各村组,以“步行巡查+座谈交流”的方式,重点排查“垃圾清运不及时”“污水排放不规范”“公共区域管护难”等痛点难点问题。例如,代表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偏远村组“垃圾池数量不足,群众倒垃圾不方便”,及时记录并反馈;针对“雨季边沟易淤积”问题,与村民一起探讨“分段管护、定期清理”的办法。对收集到的问题,镇人大与镇政府、村委会召开“碰头会”,及时分析研判解决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今年以来,已累计提出“增设偏远村组垃圾桶”“建立公共区域卫生管护台账”“开展季节性沟渠清理”等意见建议,有效填补了环境管护的“漏洞”,为建立“日常巡查、定期保洁、群众监督”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一时清”到“长久净”,佛崖镇人大以“代表之为”破解城乡环境整治“关键题”,用“民生温度”绘就和美宜居“新画卷”。下一步,佛崖镇人大将继续深化“代表+环境整治”模式,进一步完善宣传动员、示范带动、建言监督的工作闭环,让人居环境更整洁、群众生活更舒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陇南武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