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税收1.9亿的小县城,如何扛起17亿的重建账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09:21 1

摘要:如何更好支持灾后重建?钱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榕江算了一笔账,17个亿。而榕江全年税收1.9个亿,巨大的资金缺口,听得就让人心头一紧。

农报时评

贵州榕江县,这个靠“村超”火起来的小县城,今年遭遇了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有三分之二的区域被淹,市政设施瘫痪。

如何更好支持灾后重建?钱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榕江算了一笔账,17个亿。而榕江全年税收1.9个亿,巨大的资金缺口,听得就让人心头一紧。

那问题来了,这些钱从哪里来?目前,中央和省级应急及民生资金合计约1.1亿元,里面还包括修“村超”球场的一千多万,还有农业恢复的钱。榕江也在申请国家的特别国债,第二批4.2亿元项目已经上报。除此之外,还得靠社会捐赠、企业参与,但总之现在的资金,远远不够。

钱紧,就要花在刀刃上。争议焦点就在这儿了,钱该先花在哪儿?优先级该如何排序?

有的人觉得,“村超”是榕江最大的流量密码,去年靠着它就吸引了不少游客,为当地商户和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那当然要优先修好球场、搞好配套,让“村超”带动灾后经济复苏,把钱赚回来。

但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再不把防洪堤、排水管网这些短板补齐,以后可能年年要救灾。就像这次就计划修一条9.7公里的防洪堤,预算是2.5个亿。但从长远看,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大水库。榕江县水务局局长董爱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要想从根本上治水,还需要尽早把具有防洪功能的红岩水库、忠诚水库和定威水库建设提上日程。问题在于,水库的投资体量比防洪堤大得多,三个水库建设预算超100亿元。一个年税收才1.9亿的县,哪能扛得起这么大的投资?

会不会又是举债?举债不易,后续利息和维护费用,压在小县身上就可能是沉重的包袱。

那怎么办?我觉得可以分短期和长期来说。

眼前,优先解决民生刚需。老百姓的房子、学校、医院,还有水电这些生活保障,必须先落地。毕竟灾后重建,最重要的是让人先能安心生活。

同时,资金有限,江河治理就要有轻重缓急,先治重点后治一般。防洪工程要做,但也要量力而行,科学地修。考虑好哪些先修,哪些需要逐步推进解决。

长期呢,就得考虑怎么把“村超”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对榕江来说,“村超”可能是当下产业转型的抓手。随着“村超”业态不断丰富,赛事版权、跟旅游深度结合的服务业等如果发展起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在榕江,榕江的财政收入也将水涨船高。

另外,像投资达到百亿级的大水库建设,榕江一个县做起来难,那就要展开协作,甚至国家层面的统筹。防洪不是一个县的事,牵涉的是整个流域。如果能分摊成本,榕江的压力才会小一些。

总的来说,榕江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词:统筹谋划。要防灾也要兴业。既要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保住基本民生,修好关键的防洪设施;又要把“村超”的热度真正转化成实体经济,把赛事、文旅、农产品深加工连成链,放大每一分钱的经济回报。我们也要相信,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榕江村超带给大家那么多快乐,如今的重建路上,我们也要出一份力。

榕江重建,您怎么看?评论区说说吧。

作者:李丹迪

主播:李芸聪

拍摄&剪辑:伊冠闻

监制:郭少雅 朱一鸣 编辑:杨晰然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