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市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发布了2024年度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该项目是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上海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各办医主体和各区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继续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项目组,以公正、公
近日,上海市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发布了2024年度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该项目是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上海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各办医主体和各区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继续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项目组,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共同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
据了解,202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全面对标国家版病人满意度调查要素,结合政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要求和上海市医疗服务特色,使病人满意度测评“基于国标、细于国标、特于国标”。本次病人调查涉及了113家公立医疗机构,其中55家三级公立医院(39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和16家三级专科医院)、所有的26家二级区域医疗中心(后简称为“二级公立医院”)以及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此次调查涉及了113家公立医疗机构,其中55家三级公立医院(39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和16家三级专科医院)、所有的26家二级区域医疗中心(后简称为“二级公立医院”)以及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连续性评分按5分制进行测评。调查涉及了24536人次的门诊病人和5992人次的住院病人。
门诊和住院病人满意度继续保持高水平
202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涉及了24536人次的门诊病人和5992人次的住院病人。调查发现,门诊与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8.83%和97.04%,比2023年均有所提高(87.65%和95.58%)。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病人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7.80%、88.90%、88.30%和91.58%;住院病人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7.36%、98.00%、96.84%和94.52%。
调查发现,在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测评量表的4个维度( 医院设备设施与信息化服务/医院/病区设备设施、医生服务、其他医务人员服务和医疗服务流程与效果 )中,“医生服务”与“其他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和满意率均最高,且2024年这2个维度下的所有项目的满意度均优于2023年,显示了病人对医务人员服务(尤其是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政策指引下,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医疗服务改善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全过程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改善病人就医体验,使病人满意度继续保持高水平。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率先试点“无陪护病房”,开拓特殊人群就诊新通道,打造“青年周末驿站”“老年关爱门诊”和“周六产科专病门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的各楼层建立“爱心服务站”,增设咨询导诊服务,并让挂号窗口人员化身“楼面管理员”(又称“爱心陪诊员”),为重点人群、特殊人群提供门诊全程化的公益陪诊服务的同时,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式”的“人找服务”转向“主动式”的“服务找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依靠“医疗助理师”将“入院同步接洽、住院同步答疑、心理同步抚慰、出院同步指导”的工作模式贯穿于服务全流程;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打造生育友好医院,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全程参与服务优化和创新,提升女性备孕、孕期、产后的全链条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通过艺术疗愈、亲子伴读、游戏治疗等特色项目,从视、听、嗅、味、触觉五维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有效缓解患儿恐惧情绪;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推出便民惠民新举措,即“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惠民星空间),受到患者高度赞扬;
静安区市北医院推出“助聋助盲门诊”,为特殊人群打造专属的关爱门诊,并建立“助聋门诊服务群”;
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秉承“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处细节都有温度”的服务理念,儿童诊疗区域的墙面融入卡通人物元素,设置母婴室、儿童推车停放处、儿童厕所等舒适童趣的环境设施;
崇明区陈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通过设置优质服务文明岗,使优质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工作。
此外,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也是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医疗卫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场景的扩展。
调查发现,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对医疗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门诊病人对“医院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与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医院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化查询、咨询”,“提供便捷的自助打印检验/检查结果、费用清单与电子医保卡服务”等,并在“公共区域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医院提供多渠道的门诊分时段预约方式”,以及住院病人对“医院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化查询和咨询,提供便捷的自助打印检验/检查结果、费用清单服务,提供便捷支付方式与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并在公共区域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的满意率,均在89%以上,且均较去年有所提升。
调查还发现,2024年门诊病人预约率(为69.65%)较202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级医院60岁及以上老年病人的门诊预约率(为72.43%)较2023年提高3.7个百分点;门诊就诊时间小于2小时的比例(为74.30%)提高近0.7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病人报告有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的比例(分别为93.33%和97.55%)比2023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
医患沟通与人文关怀获高度认可
调查发现,门诊和住院病人4个维度的满意度测评中,“医生服务”与“其他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和满意率均最高,且2024年这2个维度下的所有项目的满意度均优于2023年,显示了病人对医务人员服务(尤其是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的高度认可。
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不断创新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的举措。例如,仁济医院率先试点“无陪护病房”,开拓特殊人群就诊新通道,打造“青年周末驿站”、“老年关爱门诊”和“周六产科专病门诊”;华山医院门诊的各楼层建立“爱心服务站”,增设咨询导诊服务,并让挂号窗口人员化身“楼面管理员”,为重点人群、特殊人群提供门诊全程化的公益陪诊服务的同时,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式”的“人找服务”转向“主动式”的“服务找人”。
数字化转型使便捷就医体验不断升级
调查发现,门诊病人对“医院提供了便捷支付方式与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医院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化查询、咨询,提供便捷的自助打印检验/检查结果、费用清单与电子医保卡服务等,并在公共区域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医院提供多渠道的门诊分时段预约方式”,以及住院病人对“医院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化查询和咨询,提供便捷的自助打印检验/检查结果、费用清单服务,提供便捷支付方式与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并在公共区域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的满意率,均在89%以上,且均较去年有所提升。
调查还发现,2024年门诊病人预约率为69.65%,较202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三级医院60岁及以上老年病人的门诊预约率为72.43%,较2023年提高3.7个百分点;门诊就诊时间小于2小时的比例为74.30%,提高近0.7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病人报告有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的比例(分别为93.33%和97.55%)比2023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
上海市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正向效应正在持续凸显,便捷就医体验不断升级。例如,肿瘤医院利用互联网医院搭建单病种全程管理模式,通过构建数字化健康档案系统实现统一的患者诊疗协调和信息共享;新华医院增设“在线检验”、“在线超声”、皮肤科在线特需门诊,新晋开通网页端“智慧客服”,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岳阳医院依托智慧医院“三统一”建设模式,支持自助机登记草药配送信息,提速中草药配制和送药服务;妇产科医院推出“小红AI患者助理”,目前平均月服务量达3600人次,回答患者问题6500次。
适老化服务持续推进
调查发现,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病人对适老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较高。门诊病人对“门诊区域适老化服务良好(如洗手间马桶边有扶手,候诊区的叫号屏幕与配药窗口的屏幕文字清晰、滚动速度适中,信息化设备便于老年人操作或提供及时帮助)”的满意率,以及住院病人对“病房适老化服务良好(如洗手间马桶边和走廊上,有扶手;智能化信息设备便于老年人操作或提供及时帮助)”的满意率,都在88%以上,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来自上海同仁医院官网
上海市政府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各公立医疗机构也多措并举为老年人提供更舒心、更有温度的便捷服务。例如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发挥医防融合综合优势,推动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服务;上海市同仁医院依托5G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智慧型”的“长者服务卡”,可实时定位长者或重症/特殊病患位置,患者需要帮助或发生危险时,可通过“长者服务卡”一键告警;杨浦区市东医院推出“互联网+养老院”创新项目,为医院所在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及其亲属提供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复诊续方、药品配送、健康科普等。
调查发现,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还存在一些需持续改善的方面。
如何创新举措减少等候时间?
2024年2224人次的门诊病人反馈意见中,31.74%的改善意见与“等候和排队时间”有关。为此,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对门诊等候时间的病人感知进行精细化分析与精准干预,进一步加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优化配置门诊检验检查设备与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的配置。加大创新举措(如智慧预检、精准导流、智能规划、智慧陪诊等)的推进力度,减少门诊等候时间,是对医院管理者精益化管理的考验与更高的要求。
能否改善人性化就医环境和设施?
调查发现,门诊病人满意度中不满意率最高的项目是“门诊就诊区域的布局和流程合理”,门诊病人认为其中最需要改善的是“挂号收费”与“检验检查”。在2224人次的门诊病人反馈意见中,与就医环境、排队秩序、设施设备、标识有关的意见约占28%。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中“不满意率”列前5的项目中,则有1项涉及环境,即“病区清洁、夜间环境安静,通风及温度适宜”。在161人次的住院病人反馈意见中,与病房设备设施及卫生和生活条件等相关的约占22%。
在人性化设施服务方面,门诊病人建议网络设施设备不断完善的同时,也要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建议多增加一些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早点到岗,帮助老年人操作;建议设立一站式预约服务和陪诊服务,老人看病希望能有更多引导和辅助;门诊签到标识不明显,老人希望大一点字提醒,或者有针对老年人的志愿者提醒服务等。住院病人也提出希望能更新病房设备设施,尤其针对老旧院区病房。
此外,门诊非医生服务的观察性调查也发现,“门诊血液采集设置儿童专用窗口,配备儿童休憩座椅;(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血液采集儿童专用窗口或儿童优先窗口”和“门诊儿科诊疗区域适儿化服务良好(如采用色彩丰富的柔软材质进行环境装修;装饰等以儿童视觉识别高度保持在离地90-150厘米;配置低位服务台)” 2个项目的满意率较低;对“门诊区域有母婴室”的满意率也不高(为80.88%)。针对上述满意度较低的项目,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须加强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对标建设要求,加快完善适儿化相关环境与设施。
如何进一步改善住院伙食服务?
调查发现,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中,有关“伙食的卫生和保温满意”(93.30%)与“伙食的可选择性”(93.87%)2个项目的满意率最低。在161人次的住院病人反馈意见中,认为最需要改善的亦是“住院伙食”(29.19%)。主要建议是增加菜品的可选择性,提供个性化订餐服务,提供更多蔬菜,提升饭菜口味、营养。这些建议值得医疗机构的关注。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各地医院与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智慧医疗的建设。《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的指引,要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支撑。随着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建设评级标准全部落地,智慧医院建设成为国内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的发展方向。
信息时代已步入数字时代,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是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康策软件作为一家致力于为全球医疗行业提供一体化客户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上海康策软件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医疗CRM的创新型医疗信息化厂商,其自主研发的“康策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平台”,并首次提出“全景视图+客户旅程”的医疗CX理念,基于“2H”运营服务模式通过研发及创新能力,不断为医疗机构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对医院高品质医疗服务做出全新诠释。
随着康策软件接入Deepseek大模型,未来将助力医疗机构在AI医院建设中的落地实施。涵盖多个智能化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工作助手:通过AI技术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智能24H客服:提供全天候的智能客服服务,改善患者体验。智能活动策划:利用数据分析与AI技术,精准策划医院活动,提升患者参与度。
智能健康宣教:通过智能化手段,结合数字人技术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智能知识库:构建全面的医疗知识库,支持医务人员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智能随访应用分析:通过智能化的随访系统,提升患者管理效率与治疗效果。
康策软件持续对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三甲医院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各不同分类患者群体需求和习惯的调研,积累了丰富的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更了解不同就诊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突破行业壁垒,为中国医疗机构提供更适配的医疗客户关系管理整体方案。康策为医疗机构构建全方位客户服务平台,为医疗服务创造最大价值,一起和医疗信息化同行为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医疗健康智慧化的发展。
备注:内容部分转自:劳动观察
关于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
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Shanghai Medical and Healthcare Ethos Enhancement Association)于2013年3月11日成立,系由本市医院和从事医药卫生领域工作的个人自愿组成的联合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本会登记管理机关是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业务主管单位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本会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市。本会宗旨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为促进医药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提供服务,为更好地满足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需求,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康策软件:
上海康策软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专注医疗CRM软件研发的企业,医疗健康CRM数字化领域的创新者,以HCRM、智能随访、HCEM、健康云、SCRM、医院云等应用,助力医疗机构建立以患者为中心、数据驱动的运营服务数智化体系,提升患者体验和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增长。
公司多年来,坚持垂直化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战略。目前,康策已服务医疗健康行业20多个细分领域(涵盖三甲医院、综合医院、国际健康城、高端妇产(儿)医院、生殖妇产医院、眼科医院、高端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康复医院、骨科医院、皮肤病医院、脑科医院、中医医院、高端医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肾病医院、耳鼻喉医院、结核病医院、高端体检中心、医美医院、口腔医院等),并与多家医疗集团、上市医疗集团、医院竞争力100强医疗机构建立深入合作,助力医疗机构构建全场景的医疗服务平台,成长为中国垂直医疗健康CRM领域内团队规模、客户案例、营收规模等多方面优秀发展的专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康策助力医疗机构在整体管理和运营层面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www.kangcer.com
来源:上海康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