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郭麒麟被“造神”又跌落神坛,郭德纲的话有人信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09:10 1

摘要:曾因《庆余年》范思哲,《赘婿》宁毅圈粉无数,郭麒麟被奉为“全能新星”。

文|花小梨和

编辑|黄毅来了

曾因《庆余年》范思哲,《赘婿》宁毅圈粉无数,郭麒麟被奉为“全能新星”。

如今因《脱缰者也》票房惨淡,他又被质疑扛不起大旗。

郭麒麟的一生是波折的,不止来自于郭德纲,更来自于观众。

01

1996年出生的郭麒麟,在13岁拜于谦为师,正式踏入德云社大门。

殊不知,这个决定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小时候的郭麒麟日子是非常苦的。

自他出生后,郭德纲就去北京创业。

6年间,郭麒麟只见了郭德纲一次。

等郭德纲小有成就,接郭麒麟到北京一起生活时,郭麒麟开心极了。

殊不知,自己的噩梦才真正开始。

郭德纲给郭麒麟立下了诸多规矩。

比如见到长辈要说“您”,在家不能说脏字、跷二郎腿。

师兄来了必须站起来打招呼并端茶倒水,以及他们跟父亲谈话时郭麒麟必须站着听。

不过这些只能说郭家家教严格。

真正让如今的郭麒麟说出“台前尽孝”的,还是郭德纲从小到大的“打压式教育”。

用郭德纲的话,只有把郭麒麟的自尊全部打掉,这样他才能明白事理。

所以作为班主的儿子,他只能等所有人吃完饭他才能吃。

一直到郭麒麟20岁,他在吃苹果之前还要询问“这个我能吃吗?”

除此之外,郭德纲曾当着2000人的面训斥郭麒麟。

说现场来的人不是为他而来,单凭他自己一文不值,没有资格站在舞台上。

也曾因助场岳云鹏效果不佳,被父亲发文怒斥“蠢子无知,糊涂至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郭麒麟在打压式教育下逐渐长大。

但当他以为终于能摆脱父亲时,观众的眼光的接踵而至。

无论他做出什么成就,别人都会说“他是郭德纲的儿子”。

无论他走到哪里,别人最先想到的永远都是“郭德纲的儿子”。

这给他极大的压力,也无数次想摆脱这个标签。

直到2016年,他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与岳云鹏等德云社的师兄们搭档。

郭麒麟幽默风趣地表演和灵动的舞台表现,逐渐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

知名度也从原本的相声圈,成功向大众娱乐领域拓展。

自此他逐渐打开知名度,他的经历被更多人熟知,人们也开始对他的想法表示尊重。

但是他深知,如果继续在相声界混,自己是永远无法彻底摆脱原有标签的。

于是在自己师傅于谦的拓路下,他开始进军影视圈。

02

那段期间,于谦大量参演各种片子,来者不拒,只为给自己徒弟卖个人情。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郭麒麟终于迎来让自己名声大噪的第一部作品《庆余年》。

他在剧中饰演的范思辙,爱财如命却又单纯善良。

凭借着那一张能说会道的 “嘴炮”,成为了剧中当之无愧的笑点担当。

范思辙这一角色广受好评,无论是豆瓣评分还是观众口碑都史无前例的好。

诸如 “演技自然”“本色出演” 等夸赞言论铺天盖地。

自此,郭麒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后续,他频发亮相《奔跑吧4》《最强大脑》等综艺。

节目中的高情商、聪明有梗等特质,为他积累了许多路人缘。

那几年全是对他铺天盖地的赞扬,其主演的《赘婿》更是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向高峰。

他被粉丝们封为 “全能新星”“演艺界未来之星”,仿佛他的演艺之路从此将一帆风顺,无往而不利。

也是在这个时期,郭麒麟成为粉丝心中的“神”。

可能连他自己也认为已经完全摆脱了郭德纲的影响,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

在此之后,慢慢开始重新进军电影领域。

殊不知,也就是这次误判,让他从神坛上跌落。

郭麒麟爆火过后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龙马精神》。

该电影由成龙和刘浩存领携主演。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连成龙都没把这部电影拉起来。

上映九天累计票房只有1.32亿。

其实这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质疑郭麒麟难以拉动票房成绩了。

大家看个乐呵可以,但真等到要花钱买票的时候,粉丝们又开始犹豫了。

不过对此,郭麒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是自己爆火后的第一部电影。

现在做得差,证明未来有更多的进步空间。

于是他又坚持主演了《二手杰作》,以及现在正在上映的《脱缰者也》。

然而,完全超出他可控范围的情况发生了。

自电影上映后,差评一片,豆瓣分暴跌。

首映日票房仅为可怜的363万,上映至今已经一周左右了,累计票房也不过900多万。

不仅离预期的5亿目标,相差甚远。

与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相比,也差距悬殊。

观众吐槽剧情平淡无奇、人物塑造单薄无力。

而郭麒麟的表演不仅没给影片增色,还被指责演技退步,完全无法撑起主角的戏份。

这部电影的失败,成为了郭麒麟跌落神坛的关键导火索。

各种负面言论充斥网络。

一时间,郭麒麟沦为众矢之的。

曾经那些将他捧上 “神坛” 的欢呼声,此刻已被质疑和批评声所取代。

随骂声而来的,还有他演艺事业的崩塌。

郭麒麟的影视作品关注度极低,媒体和粉丝的热情也大不如前。

因为一部电影,郭麒麟从神坛跌落。

至于在何时翻身,还未可知。

其实郭德纲早在郭麒麟未在影视圈成名前就表示:

“没觉得郭麒麟能在娱乐圈混出名堂,毕竟隔行如隔山。”

如今看郭麒麟的状况,也确实应了郭德纲的这句话了。

目前,郭麒麟仍频繁出现在路演等各种宣发活动中,尽自己作为主演的责任。

但对电影“能否力挽狂澜”这件事,观众的积极态度并不高。

从被捧为“全能新星”到因票房惨淡遭质疑。

郭麒麟的起落,充分映衬出娱乐圈的热闹与凉薄。

曾靠范思辙、宁毅让观众记住他的灵动。

如今《脱缰者也》的争议,也让他真切尝到“扛旗”的重量。

或许如郭德纲说的“隔行如隔山”,但路本就是趟出来的。

这次摔了跤,若能吸取经验,不断向好。

以后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毕竟观众的眼睛亮,容得下起落,也等得起一个演员真正沉淀之后再出发。

部分资料: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