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一位名叫“徐晓玟”(网名“治愈”)的36岁女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指控57岁知名歌手韩磊与她存在不当关系并致其怀孕,声称韩磊承诺给予100万元补偿却未兑现,甚至还拿走了她的手机后失联。
法律不再是名人的无奈选择,而是维护清白的利器。韩磊以刑事自诉方式回应指控,展现了公众人物对虚假指控的零容忍态度。
8月27日,一位名叫“徐晓玟”(网名“治愈”)的36岁女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指控57岁知名歌手韩磊与她存在不当关系并致其怀孕,声称韩磊承诺给予100万元补偿却未兑现,甚至还拿走了她的手机后失联。
她发布了多段视频和录音作为证据,其中包括韩磊对着镜头说话的画面和疑似韩磊声音的语音信息。
一、 指控提出,网友爆料揭序幕
2025年8月27日,一位名为“HL歌手等待演唱者”(又名“治愈”)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揭开了这场风波的序幕。
这位自称徐晓玟的女子声称与韩磊相识数年,期间曾多次向韩磊赠送贵重物品,包括价值2万元的爱马仕皮带、1.9万元的华为手机,甚至还专程前往瑞士为其购置物品,累计花费超30万元。
她指控韩磊在她意外怀孕后承诺给予100万元作为补偿,但这一承诺始终未兑现。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声称韩磊在后续沟通中取走了她的手机,而手机内存储着两人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此后韩磊便处于失联状态。
二、 证据交锋,真假难辨陷罗生门
为佐证自身说法,徐晓玟公开了多份材料,包括韩磊私下唱歌、日常聊天的视频,以及一张韩磊对着镜头隔空亲吻的照片。
视频中,韩磊的声音特征与公众熟知的演唱声线高度一致,辨识度极高。另有一段语音内容显示,韩磊曾提议让她乘坐深夜最晚航班前往会面,言语间带有明显暧昧意味。
在另一段曝光的视频中,韩磊甚至被看到用刀顶着自己的额头,另一段视频中他嘴里叼着烟对着屏幕说话。但由于添加了背景音乐,韩磊的具体说话内容并不清晰。
这些内容发布后不久,徐晓玟的社交账号因“侵犯肖像权”被韩磊方面投诉,相关内容陆续下架,最终账号被注销。这一处理方式不仅未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更多质疑。
三、 韩磊回应,刑事诉讼显决心。
面对持续发酵的舆论,韩磊方面终于采取了法律行动。据资深媒体人报道,韩磊以涉嫌侵害名誉权为由,正式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依法追究粉丝许某女的刑事责任。
韩磊团队表示,许某女发布韩磊先生的照片及不实言论,捏造“歌手韩磊让我怀孕后拿走我的电话不还”等诽谤性内容,严重损害了韩磊的形象。
韩磊团队强调,韩磊始终秉持专业操守与法律底线,从未涉及任何不当行为。相关爆料者已经构成了蓄意诽谤罪。他们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法律责任。
四、法律视角,刑事诉讼意义重大
韩磊选择提起刑事诉讼而非民事诉讼,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一般网友侵权明星的名誉,明星们大都是邀请律师到互联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申请。如网友败诉,网友只是公开道歉而已。
而此次韩磊向许某女提起刑事诉讼,一旦韩磊胜诉,许某女即有承担刑事责任并可能坐牢。
根据我国法律,被告诽谤罪时可以反告对方诬告。若对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被告,意图使被告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
在法庭上反击诬告,关键在于准备充分的证据,用以证明对方指控内容与事实不符。证据形式多样,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要确保证据来源合法且具有关联性。
五、 公众人物,法律维权成为新趋势
韩磊提起刑事诉讼的决定,体现了公众人物面对不实指控时的强硬态度。这让人想起冯巩案例——对诬告诽谤自己的恶人坚决运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击,最终将诬告诽谤者送进了监狱。
公众人物往往容易成为虚假指控的目标,过去很多名人面对诽谤往往选择沉默或私下解决,但这反而可能助长诬告行为。
如今,越来越多公众人物开始选择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名誉,这不仅是对个人清白的保护,也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
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往往需要更多实质性证据才能做出判断,如资金往来记录、更清晰的通话录音或第三方证词等。目前双方公开的材料还不足以形成完整证据链,这也正是需要法律介入调查的原因。
韩磊提起刑事诉讼,不同于常见的民事名誉权纠纷,意味着如果法院认定女方涉嫌诽谤罪成立,她将面临的不是简单的道歉或赔偿,而是可能的刑事责任。
法律诉讼进程刚刚启动,最终结果需待法院公正审判。无论结果如何,此案都已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清晰展示了法律如何为每个人提供对抗不实指控的武器,无论面对的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
来源:算网星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