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宋朝,其实感觉挺惋惜的,如果宋朝不重文轻武,能平衡一些,提高军事力量,相信会比唐朝还繁荣昌盛。宋朝人才济济,文人才子如雨后春笋一般,然而宋朝朝廷软弱不堪,宁愿去花重金求和,也不敢去搏一搏,最终导致宋朝成为历史上最弱的朝代。后期是后期社会的矛盾更加的严酷,比
提起宋朝,其实感觉挺惋惜的,如果宋朝不重文轻武,能平衡一些,提高军事力量,相信会比唐朝还繁荣昌盛。宋朝人才济济,文人才子如雨后春笋一般,然而宋朝朝廷软弱不堪,宁愿去花重金求和,也不敢去搏一搏,最终导致宋朝成为历史上最弱的朝代。后期是后期社会的矛盾更加的严酷,比如官吏之间,财政方面,都出现很多恶性循环,导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而王安石在拜相后开始变法,他的初衷就是改变积贫积弱的状态,想要让宋朝强盛起来。王安石是除商鞅变法后,第一位开启大型变法的人,尤其在宋神宗的鼎力支持下,他更坚信变法的重要性。然而这场却将他的后半生改变,原本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太平宰相。可是这次变法不仅树立很多的敌人,也导致人们对他印象大打折扣,遭受各界人士的咒骂议论。甚至由此引发新旧党争,加剧朝廷内部政治斗争。
同时因为执行人员的办事不妥,贪污荒淫等问题,导致民生怨念不断,对王安石更是不满。
他的变法触动达官贵人,皇权贵胄的利益,对他更是充满恨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宋神宗也开始怀疑他。
最终王安石先后两次罢相,而他的变法也在宋仁宗继位后,彻底消失。
王安石在罢相后退居江宁,也就是现如今江苏省南京,当时他虽然远离朝廷,可是内心一直都在牵挂朝廷,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心。
那个时候朝廷虽然太平无事,实际上却暗藏危机,这样一来更让王安石忧心。
南京也被称为金陵,金陵是六朝古都,在历史上也曾是非常繁华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更,曾经的繁华早已经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王安石在登金陵高处之时,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色,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安石写了一首《 桂枝香·金陵怀古》,他借古讽今,感慨当时北宋朝廷。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诗词译文
登高望远,正是古都金陵的晚秋时节,天气刚刚萧索起来。
千里澄澈的长江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峭拔如同一束束的箭镞。
来来去去的船只在夕阳里航行,背着西风,酒旗斜立着。
彩绘的小船出没在淡云间,江中小洲上的白鹭飞起,这美好的景色是难以描摹的。
回想往昔的岁月,达官贵人们竞相仿效追逐着豪华富贵。
不禁感叹朱雀门外阁楼,六朝国主一个个相继败亡。
千古以来多少人在这里凭高面对此景,没有人不对历代荣辱嗟叹兴亡。
六朝的旧事随水而逝,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时至今日,歌妓们依然不知亡国恨,还时时唱那首《后庭》曲。
诗词赏析王安石的这首词是一首怀古之作,可以说是历来以金陵怀古为主题的诗词篇章当中最出色的一首词,让人读后不由陷入沉思。“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开头点明时间,以及节令时令,“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这两句为全词奠定悲凉的基调。“千里澄江似练”这一句词人运用的是比喻,将江水化作成白练,写出了江面青碧平静的特点。“翠峰如簇”这四个字则将山峰比作箭镞,生动的将金陵山川的壮丽描写出来。“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这几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绝美的江景图,其中残阳归帆,西风酒旗再次将秋天的萧瑟呈现出。“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这几句描写得更加的美,彩舟星河,白鹭起景色更是美轮美奂。然而词人的下阙和上阙相比截然相反,以金陵古都来借古讽今,给分一种沉重的感觉。“念往昔、繁华竞逐。”这两句承上启下,由眼前之景跨越到古代的繁华,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这两句词人运用了陈后主亡国的典故,表达出词人对六朝统治者因为荒淫无度而感到感慨。“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这两句是词人对今人的感叹,如今依然不吸取古代的教训,还在不停的犯着陈后主所犯的错误,沉溺于歌舞荒淫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这两句再次强调六朝繁华已经如那流水一般逝去,只剩下那寒烟笼罩的衰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几句王安石引用的是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通过这首诗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也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忘记过去的教训。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