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全国党政机关的信创替代工作将达到关键时刻。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化终端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8%,党政和金融领域的国产替代渗透率已超过85%。这场声势浩大的国产替代行动一方面在推动自主技术升级,一方面也避免了硬件底层安全隐患的问题。
面对国际技术竞争加剧,芯片安全成为了关键问题。以飞腾芯片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力量正在构建信创PC的坚实护盾,为国家数字基建提供可靠保障。
信创替代进入深水区
截至2025年,全国党政机关的信创替代工作将达到关键时刻。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化终端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8%,党政和金融领域的国产替代渗透率已超过85%。这场声势浩大的国产替代行动一方面在推动自主技术升级,一方面也避免了硬件底层安全隐患的问题。
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提出其H20算力芯片存在潜在漏洞和后门问题。这一系列事件彰显了依赖海外技术架构的设备可能藏有基因级安全风险。即使软件防护严密,如果硬件平台不安全,防护效果仍可能大打折扣。
飞腾芯片的技术突破
飞腾芯片采取内生安全技术路线,从处理器底层打造安全基础。自2019年推出PSPA(Phytium Security Platform Architecture)安全架构以来,飞腾芯片通过“计算域+可信域+安全单元”三级防御设计,形成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的革新。
在硬件层面,PSPA架构可将通用计算环境与可信执行环境彻底分离,为敏感数据和关键操作设立“防弹密室”。即使操作系统被攻破,攻击者也无法跨越防护墙获得核心信息。同时,飞腾芯片集成了硬件加速引擎进行国密算法处理,提升了加密效率而不影响性能。
此外,该架构引入动态防护技术,具备抗侧信道攻击能力,阻断通过功耗、电磁等方式窃取密钥。通过这种设定,PSPA能够从架构上免疫“幽灵”和“熔断”等经典硬件漏洞,确保系统从根本上不受这些高危漏洞的威胁。
实际部署中的应用优势
只有在真实的部署中,理论创新才能得到检验。在多个关键领域中,飞腾芯片搭载PSPA架构的信创PC已经形成规模化应用,展示了其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安全与效能优势。
在政务领域,山东某省级政务云全面采用基于飞腾D3000处理器的终端设备,支撑着电子公文交换与行政审批等核心业务。实施PSPA架构后,系统在固件级的安全启动与可信验证中表现优异,抵御UEFI固件攻击,实测APT攻击识别率显著提高,系统崩溃率也有明显下降。
飞腾芯片的PhyFusion多生态融合平台使终端能够运行Linux应用,同时在Windows环境下表现出色,保证所有数据存储与传输均通过硬件加密,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内生安全的战略价值
飞腾芯片的PSPA架构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它更是一个关乎国家数字主权的战略布局。其架构内生安全,通过将安全机制深度嵌入到计算单元,绕开传统“外挂式”保护的被动局面,为信息系统植入了“先天免疫系统”。这一设计理念确保应对未知威胁的安全性。
同时,飞腾芯片在性能与生态整合上的突破使信创早期“性能弱、生态差”的困境得到缓解。D3000处理器在测试中获得优异分数,并且能流畅支持CAD设计及4K视频剪辑等场景。其适配的软件与外设已覆盖绝大多数政务和金融应用,实现了性能与安全性的统一。
至关重要的,还有飞腾芯片基于ARM指令集的自主发展路线。此举既规避了X86架构的“后门”风险,也不会受到国际技术断供的影响,坚实地推进了中国的国产化进程,形成了自主可控与开放兼容的路径。
随着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信创设备亟需加强底层硬件安全。飞腾芯片带来的内生安全之路,正为党政信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技术长城”。它保障了从信创终端到整个数字中国在安全上和应用上都可信、可控,在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