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产队时期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却总想回忆回亿,话匣子一打开,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这故事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故事太多,我们由社员们晚上都干些啥从头说!
生产队时期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却总想回忆回亿,话匣子一打开,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这故事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故事太多,我们由社员们晚上都干些啥从头说!
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各生产队办起了公共大食堂,各家各户的自留地、房前屋后的小莱园子,还有那鸡鸭鹅等都归生产队所有。社员们不用生火作饭,也没有自家的农活和需要看护的家禽。为消磨时间,左邻右舍晚上聚在一起,让那些有文化的人给念新出版的“小人书”,《封神榜》、《三侠五义》、《说岳全传》、《岳飞传》等,还有那明朝的短篇小说《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更让人回味再三!《金瓶梅》招来了广大妇女的关注,嘻嘻哈哈听到完。
老年人,在屋里给生产队“扒麻”,以斤两记工分,剩下的麻秆烧炕用。有的盘腿坐在大炕上,守着火盆讲离奇的民间传说,地方性“瞎话”,妖魔鬼怪挺吓人,听完了不敢回家。还有那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离奇古怪的黄色笑话,更成为一些妇女添油加醋的资料。
在那十年动乱时期,生产队统一组织社员利用晚上时间,集合在饲养所的大屋里,由政治队长安排念报纸、念语录、共同进行晚汇报。时常召开讲用会,学习心得会。一旦晚七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了大好喜讯,立即敲锣打鼓,齐聚公社所在地,欢庆新的伟大胜利,口号满天响,标语贴满墙。
这十年间的生产队晚上,还有那众多的学唱样板戏,观看各地文艺宣传队和战宣队的宣传演出节目,观看中小学生的汇报表演。
这就是生产队时期农民们晚上的一些活动。随着生产队的解体,这些活动自然的消失,再也回不来了!现在想想,虽然没有眷恋之意,但它却挺有意思。一旦讲起来,让人思绪绵绵,感慨万千,总也说不完!尽管我们讲得得真实,青年人听起来,总认为我们在讲笑话!
来源:匆匆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