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翻身前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07:31 1

摘要:8月15日,北汽蓝谷披露2025年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销量达6.72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39.73%;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飙涨154.38%。这是典型的营收增速大于销量增速的正向循环。

极狐盈利,享界破局,北汽蓝谷要扭亏。

虽然销量、营收飙涨,但依旧未能摆脱亏损“魔咒”的北汽蓝谷,在半年报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大涨5.72%。

与此同时,证券机构亦表示看好,给予北汽蓝谷“买入”、“增持”评级。

那么,依旧亏损的北汽蓝谷,为何能受到资本市场如此垂青?

01

8月15日,北汽蓝谷披露2025年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销量达6.72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39.73%;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飙涨154.38%。这是典型的营收增速大于销量增速的正向循环。

尽管营收和销量大幅增长,但北汽蓝谷仍未摆脱亏损困境。

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归母净亏损为23.08亿元,五年半间累计亏损达318.47亿元。

可令人欣慰的是,北汽蓝谷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2.63亿元。

同期,北汽蓝谷的单车净亏损也由去年9.18万元,大幅收窄至3.44万元。《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规模化效应,如果明年销量还能同比翻倍,那么北汽蓝谷或将扭亏。

现阶段北汽蓝谷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达80.26%,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较大。

不过,较去年同期而言,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再加上其82.66亿元的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无需太过担忧。

综上来看,北汽蓝谷虽尚未实现盈利,但随着销量增长和成本控制措施的推进,核心业绩指标表现持续向好,盈利能力将逐步改善。

02

北汽蓝谷的业绩得以改善,“极狐+享界”双品牌战略功不可没。

尤其是深耕主流纯电市场的极狐品牌,通过聚焦细分场景打造差异化优势,并密集推出迭代产品持续强化竞争力,不仅实现了“上量”任务,同时开始盈利。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极狐品牌销量达5.32万辆,同比暴增198.06%;同期营业收入为57.25亿元,净利润为1820.36万元。

享界品牌则通过与华为携手技术共创,推出享界S9迅速打开局面,撬开高端市场。

随着享界S9增程版上市交付,完成双动力布局,享界品牌全系交付于6月首破4000辆大关,达4154辆,环比增长94.7%,在30万级豪华纯电轿车细分市场排名首位。

03

随着经营状况全面回升,北汽蓝谷也重新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其中,开源证券考虑到北汽蓝谷积极推动新车发布及销量上量,高端车占比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则首次覆盖北汽蓝谷,给予“买入”评级,并给出12.68元的目标价。其表示,北汽蓝谷依靠华为智能化的赋能、自主制造端能力的快速提升,产品品牌力已经逐步成型,高端化轿车市场自主突破空间可期,且公司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车上市。

上海证券则给予北汽蓝谷“增持”评级,并指出极狐矩阵完善将短期提振销量和盈利,而享界有望中长期突破BBA燃油车腹地。

然而也有分析师保持谨慎。东吴证券认为行业竞争仍然激烈,下调北汽蓝谷2025年-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8亿元/-15亿元/13亿元。但考虑享界后续放量可期,仍维持北汽蓝谷“买入”评级。

资本市场似乎看好其未来表现。但随着华为匹配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北汽蓝谷需要尽快证明自己不仅能卖出更多车,还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否则,在新能源赛道这场马拉松中,短暂销量狂欢可能难以持续。

04

虽然销量增长助力北汽蓝谷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4.38%和10.24%,但受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以及销售渠道的扩张,北汽蓝谷上半年仍处于亏损之中。

财报显示,上半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为10.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1.24%),同比增长62.94%,主要用于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华为ADS 3.0高阶智驾系统适配等。

在渠道扩张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享界门店总数已超700家。

同期,极狐品牌累计运营一级门店数量达370家。极狐品牌全国服务中心已增加至325家,覆盖30个省份、188个城市,并已累计建设并运营140座极狐充电站。

虽然研发与渠道等方面的投入在短期内吞噬了北汽蓝谷的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投入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虽大幅提升,但较比亚迪、吉利等动辄百亿级的研发费用而言,还有差距。

05

面对下半年的市场竞争,北汽蓝谷已做好产品布局,该公司计划通过极狐T1和享界S9T两款重磅新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其中,享界S9T旅行车已于8月18日开启预订,24小时内订单突破2万台,表现出强烈的市场吸引力。该车型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版本,计划在秋季正式上市。

极狐品牌旗下全新A0级纯电车型极狐T1已于8月22日开启预售(6.88万-9.38万元),该车极具价格竞争力,将打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增量池。

对此,《汽车K线》认为,极狐品牌“快速上量”目标有望加速实现,同时极狐品牌也将构建起囊括A0-C级大众市场的完整产品线。

除了丰富产品布局外,北汽蓝谷也表示,将通过强化成本管控相关举措提升经营业绩,随着规模效应及降本举措的稳步推进,北汽蓝谷盈利能力或有望得到持续优化。

Views of AutosKline:

整体来看,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积极变化,尽管北汽蓝谷仍在亏损中艰难前行,但通过双品牌战略、华为赋能、产品密集迭代和渠道扩张,其正在一步步接近盈亏平衡的临界点。

不过,在极度内卷的新能源战场上,北汽蓝谷需要的不仅是销量狂欢,更是一场真正的盈利胜利。

目前,极狐已经开始盈利,享界亦实现破局,北汽蓝谷的翻身仗似乎才刚刚开始。

下半年两大新车,将成为决定北汽蓝谷能否跑出亏损泥潭的重要一步。更何况,北汽蓝谷背后还有整个集团资源和北京市资源支持,没有不翻身的理由。

来源:汽车K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