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监控曝光后,成了全网热议的“浪费事件”——这位宝妈也被网友顺口称作“捏蛋姐”。如今事件有了新进展:民警调解后双方和解,酒店选择不追责,但这个结果,却让网友们吵出了新话题。
8月26日清晨,陕西西安一家酒店自助餐厅里,30多岁宝妈当着五六岁女儿的面,把20多颗白煮蛋挨个捏碎的画面,
经监控曝光后,成了全网热议的“浪费事件”——这位宝妈也被网友顺口称作“捏蛋姐”。如今事件有了新进展:民警调解后双方和解,酒店选择不追责,但这个结果,却让网友们吵出了新话题。
据齐鲁晚报、中安在线等权威媒体报道,事件发酵后,当地民警主动介入调解。调解现场,网传名为“曾智玲”(注:该姓名未经官方证实,请勿传播私人信息)的宝妈,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问题:一是不该因“想外带鸡蛋被拒”就当众发泄情绪,二是当着孩子的面毁粮食,“没做好当妈的样子”。
而酒店方面的决定,出乎不少人意料。此前酒店老板看到监控时,还直言“又气又心疼”,觉得“好好的鸡蛋全糟蹋了”,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追责。“主要是考虑到孩子还在旁边,不想让大人的错影响到孩子,也不想把小事闹大。”酒店工作人员私下透露,和解后“捏蛋姐”没再联系酒店,双方算是“各自退让一步”。
只是这份“退让”,没得到所有网友的认可。有网友在酒店评论区留言:“退让不是纵容吗?要是人人都这样,自助餐厅的‘不浪费’规则还有啥用?”也有人觉得“至少该让她赔鸡蛋钱,哪怕几十块,也是个教训”。
事件刚曝光时,不少人问:“捏碎鸡蛋算违法吗?”专业律师给出了明确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树立“反对浪费、珍惜粮食”的理念,故意损毁、浪费食品的行为,已违反该法律条款。
“从法律角度说,酒店有权要求赔偿鸡蛋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由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律师进一步解释,但这类纠纷属于民事范畴,“追不追责、赔不赔偿,最终看双方协商结果,酒店选择不追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从社会意义上看,少了一次‘警示浪费’的机会。”
有网友追问:“之前看到有人在自助餐厅拿太多海鲜吃不完,被要求按原价付费,为啥‘捏蛋姐’能免责?”律师回应:“这就是民事纠纷的灵活性,不同餐厅的处理方式不同,没有统一标准,但核心都是‘减少浪费’,而不是‘惩罚人’。”
和解结果出来后,评论区里分成了两派声音:
一派是“反对纵容”的声音,多是家长网友。“我家娃才4岁,看到别人扔东西都会学,她当着孩子的面捏鸡蛋,孩子会不会觉得‘不开心就可以糟蹋东西’?”一位妈妈网友留言,“这比浪费鸡蛋更可怕,孩子的价值观都是跟着家长学的。
”还有人举例:“之前我朋友在自助餐厅拿多了烤肉,没吃完被要求补钱,不是小气,是让你记住‘吃多少拿多少’,这个道理对谁都该一样。”
另一派是“理解酒店”的声音,觉得“没必要揪着不放”。“可能她当时就是情绪上来了,脑子一热做错事,认错了就行,何必赶尽杀绝?”有网友说,“酒店考虑到孩子,这点挺暖心的,要是真追责,说不定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还有些网友带着无奈的调侃,说“捏蛋姐”的“后路”都被想好了:“现在网上只要有热度,就有人开直播卖惨,说不定她哭着道个歉,还能吸粉——不过这都是玩笑,真这么做,反而更让人反感。”这种调侃背后,更多是对“流量至上”现象的担忧。
其实20多颗鸡蛋不值多少钱,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是“钱”,而是“我们该怎么对待粮食”“家长该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酒店选择“留余地”,是出于体谅;网友反对“纵容”,是怕“浪费”成了“小事”。就像有网友说的:“咱们平时在家都教孩子‘光盘行动’,到了自助餐厅,更该守‘吃多少拿多少’的规矩,这不是某个人的事,是大家的共识。”
而对家长来说,比“认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浪费”。就像那位律师说的:“法律是底线,道德是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你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悄悄影响他们的三观——捏碎的是鸡蛋,丢的可能是孩子对‘珍惜’的认知。”
你觉得酒店“不追责”的选择合理吗?如果看到有人在自助餐厅浪费,你会提醒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西安捏蛋姐后续# #反食品浪费法# #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民生热点# #珍惜粮食#
来源: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