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酿酒厂到长租公寓:The Malt 的“适应性再利用”之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8:59 3

摘要:位于密尔沃基的 The Malt 项目,将一座百年历史的帕布斯特酿酒厂成功改造为118套现代化公寓,巧妙融合了工业遗产与当代居住功能,成为“适应性再利用”的城市更新典范。正如该项目的管理总监所言:“我们不仅投资价值型资产,也重视将历史变为居住体验的一部分。”这

位于密尔沃基的 The Malt 项目,将一座百年历史的帕布斯特酿酒厂成功改造为118套现代化公寓,巧妙融合了工业遗产与当代居住功能,成为“适应性再利用”的城市更新典范。正如该项目的管理总监所言:“我们不仅投资价值型资产,也重视将历史变为居住体验的一部分。”这句话精准诠释了该项目的核心精神:当旧建筑被重新定义,它们不再只是被动保留的历史符号,而是能被激活为承载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空间。本期【运营点睛】,ICCRA聚焦这一兼具历史文化温度与市场价值的资产转型案例。

图源:www.malthousemke.com

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曾是美国重要啤酒之城,Pabst、Miller、Schlitz 等品牌闻名全国。Pabst 酿酒厂始于19世纪中叶,其主厂区共约30座建筑,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建于1882年的“麦芽仓”(malt house)与相邻的麦芽电梯楼,两者如今成了“Pabst Brewery Complex”历史地标之一 。2003年,该园区列入国家史迹名录。1997年啤酒厂停产后,该地一度荒废多年,后来逐步成为城市再开发核心区域。

The Malt House 公寓项目于2016年起启动改造,2016-2021年分段完成由了“适应性再利用计划”(将原本用于某种用途的老旧建筑,经过设计和结构改造后,转变为新的用途,同时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历史特色与结构框架),将原厂房与电梯楼打造为118套市场化公寓。该项目保留原址 Cream City 淡黄色砖墙外立面,并结合透明钢结构与现代住宅元素,让历史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 。项目总面积约为158,500平方英尺(含两个建筑体),一度曾计划作为长者住宅,后调整为面向更广人群的市场化长租公寓用途。

02

运营收并购:

价值投资与文化因子的结合

2025年7月,芝加哥 Midloch Investment Partners 携手 Hempel Real Estate 以1,920万美元向先前持有方收购该公寓项目,随后进行适度升级与维护改造。Midloch 管理层强调,这是对该物业长期运营价值的再认定,体现出机构投资者“价值导向 + 文化资产”双重投资逻辑 。

Midloch 表示将对公共区域、屋顶平台、健身房和游戏室等设施进行升级,同时改善出入口控制、单元入口系统等细节,提升租户体验,发挥该资产“租金溢价与文化溢价”的复合优势 。该物业目前由本地长租公寓运营商 Harmoniq Residential 负责运营管理。

03

项目价值综述:

历史、区位与投资逻辑三位一体

The Malt House 是密尔沃基“适应性再利用”浪潮中的代表性项目,它将帕布斯特酿酒厂的百年工业建筑转型为118套现代化公寓,既保留了地标性外观(如 Cream City 淡黄色砖墙与巨型 Pabst 霓虹标识),又注入健身中心、屋顶平台、影院、共享办公空间等多样化功能,成功实现文化记忆与当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项目位于市中心 Brewery District 核心区,周边配套成熟,步行可达 Deer District 活动区、文体设施与商业街区,是吸引年轻租户、高素质专业群体的优质地段。户型面积从754至1,510平方英尺不等,满足单身到小家庭多种需求,也为租金溢价提供空间。

在投资维度上,The Malt 具备鲜明的结构性价值优势:一是地标级历史建筑的稀缺性提供持续吸引力;二是区位与运营能力支撑稳定现金流;三是契合 Midloch 等机构“中等规模、可控运营、长期持有”的核心策略,具备穿越市场周期的资产特性。放眼整个密尔沃基,The Malt 连同蓝丝带 Lofts、Eleven25 等项目,已累计为城市更新贡献超过3,200套住房,也标志着此类项目正成为“有质感的稳健投资”典范。

制表:ICCRA

04

“适应性再利用”的挑战与未来

尽管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具备高关注度,但成功转化的案例仍需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审批与历史保护限制:复杂的历史保护法规或限制翻新方案;

结构与可用性差异:旧厂房布局不一定适合现代居住功能,需要大幅度结构加固与净层重构;

融资与施工难度:成本偏高,审批期长,且运营期间的维护责任可能高于新建项目;

目标租户匹配:大多数单位更适合单身或双人居住,对家庭租赁需求缓解有限。

尽管如此,在土地稀缺、新建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城市核心区工业资产转型仍将继续,代表了提升存量利用率、丰富都市住房供给的一条可持续路径。未来,此类项目不应仅被视作“软资产”运营,更可成为城市更新与居住多样性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来源:田心看房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