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鄂州市坚持城乡统筹、链群并举,在天上、地上、链上全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顶天立地、链群融合、城乡共进”的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8月22日,湖北顺科航空飞机维修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对一架顺丰航空767全货机进行精细检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摄)
长飞光纤葛店项目点火试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临空经济区海神安防机器人生产基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毕夏夏 王正
8月,鄂州大地机声轰鸣、塔吊林立,473个重大项目正全面掀起建设热潮。
围绕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鄂州市坚持城乡统筹、链群并举,在天上、地上、链上全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顶天立地、链群融合、城乡共进”的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顶天:
从流量枢纽到产业枢纽
8月22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首座维修机库内,湖北顺科航空飞机维修有限公司上百名工程师正对一架顺丰航空767全货机进行精细检修。这是该机库正式投运后首架进场维修的飞机,标志着鄂州航空产业从“通道”迈向“服务”新高地。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架飞机将进行为期24天的C检,全面检验其机体、发动机和系统性能。
8月11日,该维修机库投运。这个由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与顺丰航空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打造的维修基地,不仅可提供飞机定检维修、深度改装(包括客改货)等核心业务,还将依托鄂州空港综保区政策,构建航空零部件“全球采购—保税维修—再出口”供应链闭环,助力鄂州从航空枢纽迈向产业高地。
在首座机库步入正轨的同时,第二座机库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两座机库将具备同时容纳4架宽体机或8架窄体机的能力。未来还将建设四个机库,待六个机库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飞机维修中心,显著提升湖北航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距维修机库不到5公里处,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自4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鄂州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4月30日便揭牌运营。在“临空经济区主导+专业团队支持运营”创新模式下,园区已建成跨境电商直播基地、选品中心、跨境电商卖家(孵化)中心、跨境电商贸易中心等功能平台。
在明亮的直播基地内,一名外籍主播正在用流利的英语向海外客户介绍无人机。现场,鄂州金刚石、汉川童车、精品手办等一批“湖北造”“中国造”产品正通过花湖机场走向世界。
湖北机场集团供应链公司作为首批入园企业之一,已在园区5号楼建成直播电商区、进出口商品展示区、智能仓储中心等,构建起“空港+冷链+仓储”多式联运体系。入园3个多月来,已实现营收1.33亿元。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4月30日揭牌以来,园区已吸引跨境电商企业注册258家,入驻企业62家,产生贸易额达3.1亿美元。
“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鄂州已从钢城转型为港城,正在实现从‘流量枢纽’到‘产业枢纽’的华丽转变!”鄂州市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尹彬说。
立地:
从跟跑追赶到并跑领跑
在智能制造领域,鄂州正快步实现从追赶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在葛店国家经开区,科贝激光加工设备智能制造基地已竣工投产。这个总投资约3亿元的项目,生产的高功率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广泛应用于钢结构、风力发电与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已获得60多项专利,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不远处,中壹食品医药包装及模具研发生产基地钢结构主体已完工,项目致力于打造高端医药包装产品,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亿元。
在鄂城区,华中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悦科数据中心已经投用。1.6万多个机柜、30万台CPU服务器日夜运转,在眨眼瞬间就能完成5万个1000亿次的计算,将为华中地区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华容区泛半导体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已有8家半导体企业签约,即将进驻施工,为鄂州半导体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
在临空经济区海神安防机器人生产基地,测试中的无人巡逻车在车间内自主穿梭。当行人经过时,车辆能够自动识别并避让绕行。“单是摄像头就有20多个,还有各种传感器协同工作!”海神安防机器人现场负责人介绍,这项“具有避障功能的安防机器人”技术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企业从过去的跟跑追赶,实现了与行业领先者的并跑领跑。目前,公司的产品已在上海、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应用。
去年4月,经上海市鄂州商会牵线搭桥,海神安防机器人项目落户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今年6月18日,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无人巡逻车等产品从这里走向市场,海神机器人项目跑出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鄂州速度”。
链上建:
突破“卡脖子”,构建自主创新链
在葛店经开区,一批聚焦关键技术突破的项目正全力推进。
作为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拓材科技超高纯电子信息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多个建筑主体封顶,建成后可年产330吨超高纯材料。拓材科技已与长飞光纤、光安伦、泽石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纯材料—芯片制造—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十年磨一剑,我们实现了从高纯到超高纯的跨越,‘中国纯度’正在国际新材料领域加速迈进。”公司董事长卢鹏荐说。
博进生物年产6万升纯化填料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其研发的直径为60至100微米的单个“小球”上有超过一百万个吸附小孔,成为名副其实的“分子筛”,破解生物制药纯化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长飞光学与半导体石英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配套供气项目一期已点火试产,其产品可满足国内光学和半导体行业高端石英材料的进口替代需求,并逐步进军国外市场。
永朝病理诊断仪研发及生产基地主体已封顶,重点突破病理诊断设备国产化替代……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可控,从光电子到生物医药,从新能源到高端装备,鄂州在链上突破、在群上集聚,新质生产力动力澎湃。
城乡融合绘新景: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共富
步入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湖畔的一座新疆风情的精品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正宗的新疆特产,还能体验户外露营烧烤、攀岩等特色活动。“我们的食材都是从新疆空运过来,保证原汁原味。”项目负责人介绍。
去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疆品集货仓揭牌运营;今年,“鄂州—博州”货运航线开通,这条空中通道为疆品进入内地市场搭建了便捷桥梁。项目负责人表示,经过在武汉周边多地考察,最终选择了梁子湖畔的沙湾村,这里不仅能展示新疆产品和文化,还能丰富梁子湖区旅游产品供给,为乡村振兴绘上疆鄂人民一家亲的美丽画卷。项目已于8月18日开始试营业,预计年接待能力可达4000人次。
离民宿不远处,一对巨大的红色蟹钳雕塑成为梁子湖畔新的打卡地标。这里是梁子湖区精品水产养殖基地,1000多亩蟹塘整齐排列。塘中不仅养殖优质螃蟹,还种植了用于净化水质的水草,形成了“蟹草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到了丰收季节,我们能够实现蟹草双收。”基地负责人介绍。
借助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物流优势,梁子湖螃蟹被送往全国和全球多个城市。今年首单出口合同与泰国签订,首批试通关的100斤螃蟹已完成报关清关,助力梁子湖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目前,梁子湖区螃蟹养殖面积达1万余亩,总产量1266.25吨,总产值近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我们正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鄂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鄂州正着力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引入、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等工作,并以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域共富。
来源:湖北日报数字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