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考生和家长们在经历了紧张的考试后,接着便迎来了同样关键的志愿填报环节。
文:栗頿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考生和家长们在经历了紧张的考试后,接着便迎来了同样关键的志愿填报环节。
这原本应该是迈向理想大学的重要一步,却因为一些不良现象,变得迷雾重重。
近日,央媒曝光了一些志愿填报机构的套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所谓的“志愿填报大神”张雪峰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
1、张雪峰团队服务遭质疑
张雪峰作为志愿填报领域的知名人物,其团队的服务一直备受追捧。
今年,他的团队推出的梦想卡价格涨到了12999元,圆梦卡更是高达18999元,即便如此,这些服务依旧供不应求,上架后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然而,高价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优质服务。
信息来源:高考志愿指导,别拿学生前途去“扫雷”|九派快评2025-06-26 九派新闻
有一位家长反映,张雪峰团队提供的方案与自己在网上筛选出的学校列表并无太大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自己的判断。
还有一位家长在网上犀利的分析,张雪峰推荐的专业都是当下最火爆的行业,对于未来的发展形势,他并没有长远的眼光,很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对此有网友回复,当年吐血推荐土木工程。
此外,一些家长还发现,张雪峰团队的规划师在服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答含糊不清,甚至连考生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
更有网友直接吐槽,张雪峰团队的预测卷是全网问题最多的一套,甚至还有出错题的情况。
这让不少家长开始质疑,花费如此高昂的费用购买志愿填报服务,到底值不值?
2、志愿填报市场,乱象丛生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一位家长花费 5499 元,满心期待机构能给出专业的志愿填报方案,为孩子的未来助力。
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96 个志愿全部滑档。
这一事件并非个例,不少家长在选择志愿填报机构时都遭遇了类似的问题,花了大价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服务。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反映,一些志愿填报机构存在收费不透明的问题。
他们在宣传时只强调服务的价格,却对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包含的项目含糊其辞。
等到家长付款后,才发现还有许多额外的费用,或者服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想要退款却困难重重。
据官媒报道,志愿填报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打着专业的旗号,收取高额费用,却无法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许多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误导家长和考生。
一方面,部分机构的规划师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规划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录取规则等了解甚少,却在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建议。
这些规划师可能仅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填报技巧,就敢向家长收取高额的咨询费。
还有一些机构临时招聘大量兼职人员,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就安排上岗为考生服务,这些兼职人员往往缺乏实际经验,无法为考生提供专业、有效的指导。
信息来源:花5499元报96个志愿全滑档,切莫高估报考机构|新京报快评2025-06-26 新京报
另一方面,一些机构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
他们夸大自己的服务效果,声称能够帮助考生“低分高就”,进入理想的高校和专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兑现承诺。
他们的服务往往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将考生的分数和位次输入系统,生成一份看似专业的志愿清单,却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有些家长为了找到一家好的填报机构,也会货比三家,然后他们就会发现,走进这些填报机构,他们的服务几乎千篇一律,不管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如何,都用一套事先准备好的模板来应付。
这种流水线式的服务,完全忽略了考生的个体差异,无法为他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最终浪费了考生和家长的时间与金钱,还可能影响考生的未来发展。
3、填报机构套路深,家长考生需警醒
2025高考的第一天,陈淼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张雪峰团队的志愿填报服务并不值。
陈淼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志愿比分数更重要!”,这是看了一年张雪峰的直播后,脑袋里一直浮现的一个念头。
于是,距离女儿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她终于抢到了一张11999元的梦想卡,这是张雪峰团队的主打产品,越临近高考,价格便会越高。
她看着产品价格从8999元一路飙升到上万元,而且活动异常火爆,每次放出名额,就跟春节抢火车票一样。
进到申请页面就会卡顿,等到页面反应过来,名额就被抢空,看着这种情况,“越抢不到我就越失落”,这是杨淼的真实感受。
这些机构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制造紧张氛围,让家长在慌乱中匆忙做出选择,从而上当受骗。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规模已达9.5亿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2.2亿人民币。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异常火爆,吸引了大量人员涌入,导致行业内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4、擦亮双眼,理性选择
面对如此混乱的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考生和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明确志愿填报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不能仅仅依赖志愿填报机构或所谓的专家。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获取高考志愿填报信息的渠道众多。
信息来源:青年说|志愿填报不应成为被焦虑裹挟的“豪赌”2025-06-26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等官方平台,提供了全面且权威的高校招生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等,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志愿填报辅助工具,如掌上高考等,能基于大数据为考生提供“冲稳保”志愿推荐、录取概率预测等功能,帮助考生更好地做出决策。
考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高校和专业。
比如,参加高校举办的招生咨询会,与招生老师面对面交流,向已就读的学长学姐请教,了解专业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就业前景。
利用互联网上的论坛和社交媒体,与其他考生和家长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学科和职业规划是关键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能让考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动力。
结合优势学科选择专业,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高考志愿填报关乎考生的未来,考生和家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志愿填报机构和专家的建议。
不要被高价服务和虚假宣传所迷惑,要充分利用各种免费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人生的重要抉择中,为自己的未来开启一扇光明之门。
来源:风云人物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