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上半月,谣言四起,盛传德军将进攻彼得格勒,政府打算迁都莫斯科。孟什维克提议彼得格勒苏维埃应承担保卫首都的责任。布尔什维克欣然表示同意,这是利用合法地位进行武装起义准备工作的好机会。10月12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了以托洛茨基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它的任务
10月上半月,谣言四起,盛传德军将进攻彼得格勒,政府打算迁都莫斯科。孟什维克提议彼得格勒苏维埃应承担保卫首都的责任。布尔什维克欣然表示同意,这是利用合法地位进行武装起义准备工作的好机会。10月12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了以托洛茨基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它的任务表面上是为了保卫首都,同卫戍部队保持接触,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领导武装起义的指挥机关和战斗机关。克伦斯基预感到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他下令将倾向于布尔什维克的首都卫戌部队调往前线,表面上是为了对付前线的敌人,实际上是为了阻止革命,加强政府对首都的控制。 托洛茨基利用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影响成功地阻止了卫戌部队的调动,使这支部队后来成为武装起义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10月16日,布尔什维克举行中央扩大会议,列宁在会上宣读了党中央于10日通过的决议,他强调说,根据对俄国和欧洲阶级斗争的政治分析,必须制定最坚决、最积极的政策,这个政策只能是武装起义。列宁主张由布尔什维克的名义发动武装起义,托洛茨基则主张把起义同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开会日期联结起来,以便使起义置于一个更广泛的政治基础上,并使起义表面上处于某种防御地位。在中央扩大会议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再次反对了武装起义,然而,大多数与会者赞同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方针。会议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号召所有党组织、全体工人和革命士兵全面加紧武装起义的准备,并表示相信中央和彼得格勒苏维埃会及时地指出起义的良好时机和适当方式。
10月18日,加米涅夫在半孟什维克的新生活报上发表短评,文中以他个人和季诺维也夫两人的名义,泄露了党中央关于立即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这一叛卖性的声明受到列宁及中央其他人的严厉斥责。临时政府加强了防范措施,企图阻止起义的发动。10月23 日,克伦斯基下令查禁布尔什维克报纸,重新逮捕七月事变后已被保释出来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并指控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调查它的活动。24日清晨,一批士官生占领了工人之路的印刷厂,查封了这家报纸,又试图占领作为起义指挥中心的斯莫尔尼宫。
布尔什维克立即对反革命的进攻给予反击,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第一号命令”作为这次起义的开端。当天下午5时开始,工人赤卫队、革命的士兵和水兵以闪电般的行动占领了塔夫利达宫、邮局、火车站、国家银行、电话局、发电站及其他战略要点。夜里,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和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以及曾经反对起义的加米涅夫共同领导了起义。10月25日早晨,整个城市已经掌握在起义者手中。上午,克伦斯基逃出彼得格勒。中午,临时政府成员被围困在冬宫 。
10月25日夜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此刻,攻打冬宫的战斗准备均已就绪。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炮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安东诺夫伊奥弗申柯和丘德诺夫斯基率领赤卫队员和革命的士兵、水兵冲进了冬宫。一些士官生被缴了械,躲在房间内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全被逮捕,并将他们押解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消息传到斯莫尔尼宫。卢那察尔斯基代表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读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这一文件。26 日晚,列宁在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和平和土地问题的报告,大会分别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苏维埃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进行谈判,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宣布废除土地私有权,没收地主、皇族、寺院教堂的土地,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第二次代表大会产生了新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共选出委员101名,其中布尔什维克62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29名,其他党派10名。大会决定成立人民委员会作为管理国家的政府机关,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任外交人民委员,李可夫任内务人民委员,斯大林任民族人民委员,米柳亭任农业人民委员,施略普尼柯夫任劳动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任教育人民委员,安东诺夫、克雷连柯、迪宾科三人共同掌管陆海军人民委员部。10月27日清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消息,于10月25日早晨传到莫斯科。布尔什维克莫斯科委员会立即决定成立领导起义的党的战斗总部。赤卫队在第56团革命士兵的援助下,攻占了邮政局和电报局。在起义行动开始以后,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联席会议才决定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
10月26日,莫斯科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的通报,号召莫斯科工人和卫戍部队支持彼得格勒起义的工人,并要求卫戍部队进入戒备状态,不要执行未经军事革命委员会批准的任何命令和指示。军事革命委员会还发布命令, 封闭资产阶级报纸,占领国家机关和国家银行,下令第193步兵团的一个连进驻克里姆林宫。与此同时,持有否定立场的“公安委员会”也在克里姆林宫集结兵力,并且,他们与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军队发生了对峙。
到了10月29日,由于持有否定立场的“公安委员会”发生血腥屠杀事件,导致军事革命委员会号召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奋起反击,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也赶来支援莫斯科的阶级兄弟,向反革命势力发动了联合进攻。11月1日和2日,革命力量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3日拂晓,攻克克里姆林宫,取缔了反革命的“公安委员会”,在莫斯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从彼得格勒逃跑的克伦斯基与旧俄将军克拉斯诺夫相勾结,于10月底发动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叛乱,向彼得格勒进犯。 与此同时,彼得格勒城内的反革命组织救国革命委员会也策动士官生叛乱,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依靠忠于苏维埃政权的工人赤卫队和起义士兵,迅速平定了武装的反革命叛乱,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初步的巩固。之后,旧俄军队的大本营就成了新的反苏维埃政权的中心。
在俄国,革命是由大城市首先发动,然后推向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各地城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些城市的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原先比较强大,如鲁干斯克、兹涅先斯克、乌拉尔、萨马拉等地,所以,他们是用和平方式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另一些城市则经过革命与反革命的反复较量,如基辅、哈尔科夫、罗斯托夫、巴库等城市,所以,他们是通过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的。1918年3月,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基本都实现了胜利,只有少数地区和城市延迟了几个月。所以,列宁称这段历史时期,是苏维埃政权凯歌行进的时期。
来源:阿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