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容貌焦虑”开始席卷我们的生活。打开社交媒体,一边是女明星、女网红“又高又美又白又瘦”的完美形象;一边是女孩们铺天盖地的自卑——我的皮肤太黑了、我的脸太方了、我的鼻子太塌了……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前面,我们探讨了女性应该努力追求经济自主、空间自主、价值自主和性别自主,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成为你自己”。
女性们从小就被各种声音围绕,被各种标准衡量,似乎总在寻找一个被他人认可的自己。但其实,女孩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真实自在的自己。
摆脱男性凝视的枷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容貌焦虑”开始席卷我们的生活。打开社交媒体,一边是女明星、女网红“又高又美又白又瘦”的完美形象;一边是女孩们铺天盖地的自卑——我的皮肤太黑了、我的脸太方了、我的鼻子太塌了……
有机构曾对国内1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约三分之二的女生都对自己存在着身材不满、容貌焦虑。最近的热播剧《滤镜》,则将女性的容貌焦虑直接拿到了台前。
剧中,平凡女孩苏橙橙因为拥有了一个“滤镜手镯”,获得了改变容貌的能力。因为外貌自卑的她,试图通过手镯成为“完美女性”。但她渐渐发现,美好的容颜固然可以赢得别人的关注,但男主和周围朋友在意的,其实是她善良又果敢的内在。荒诞的现实也让苏橙橙领悟到,美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做自己就是真正的美。
的确,长久以来,女性们一直活在男性的凝视之中。春秋战国时,仅仅因为“楚王好细腰”,宫中的女子便拼命节食缩食,以至于有女子被活活饿死。到了唐代,皇宫贵族们以胖为美,觉得体态丰腴就是富足、美满的象征,于是女子们又拼命进补,以求富贵之态。
可谁知,到了宋代风向又变了,开始崇尚清瘦,女性又纷纷让自己变得纤细;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明清,只因为男性们喜欢小脚,“三寸金莲”便成为风尚,无数女性的一生,从此被裹在厚厚的裹脚布里,痛苦不堪。
而类似的故事同样也在世界其他地方上演。在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为了穿上合身的裙子,让女仆拼命拉紧束腰,甚至因束腰过紧而晕倒。为了穿上华丽的晚礼服,女性不得不穿上束身衣,将腰部勒得纤细如蜂,将胸部勒得高高耸起,好让男伴能在舞会上多驻足一眼。
本以为现代女性摆脱了裹脚布和束身衣,就能重获自由,可没想到,男性的凝视换了种方式卷土重来。
2014年,台湾作家李敖在《城彩名人堂》节目中,直言自己喜欢“纤瘦、高挑、白皙、秀气、幼龄”的女性。这看似简单的十个字,却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着当下女性的审美。看看当下流行的“A4腰”“直角肩”“筷子腿”、“白瘦幼”,全都没有逃脱这十个字。这些严苛的标准,成了对女性的身材霸凌。
之后,美的标准被不断收窄,似乎只有“瘦、高、白、秀、幼”才是美的唯一入口,“胖、矮、黑”等反而成了女性的原罪。在这种压力下,女性们总是对自己的外貌百般挑剔,觉得腰不够细,眼睛不够大,皮肤不够通透。但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胖有胖的可爱,瘦有瘦的灵动,为什么要因为这单一又外在的审美标准而自寻烦恼呢?
女性们无需被定义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娇艳的玫瑰很美,向着阳光的向日葵也有它的明媚,哪怕是荒原上野蛮生长的野草,也一样充满风骨,傲然独立。
人生只有一次,女孩们应学会自己主宰,卸下滤镜和美颜,卸下取悦和迎合,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色。不必担心对这个世界“赤诚相见”会有什么麻烦,要知道,真正欣赏你的人,看到的是你骨子里的美,而不是因为你恰好符合他设定的标准。就像《滤镜》里的唐奇,不管苏橙橙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爱上她,因为他所看到的,是皮囊之后真正的灵魂。
所以,女孩们,从现在开始,停止那些为了迎合他人审美的自我折磨吧!就像上野千鹤子所说的:“当女性停止取悦,真正的变革才会开始。”
拒绝标签,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这句台词,喊出了无数人渴望挣脱束缚、渴望自我定义的心声。而这,何尝不是女性们的心声呢?
生活中,女性总是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一会儿被定义为“贤妻良母“”,似乎女性的价值就在于相夫教子;一会儿又被称为“美丽佳人”,仿佛美貌才是女性最重要的资本;还有那“白瘦幼”的标签,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紧紧控制着女性的身体。女性的耳边越来越聒噪,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规训着、教导着女性,告诉她们应该成为什么模样,不应该成为什么模样。
但这些真的对吗?我们生活在一个他人随时都能对我们评头论足的世界,但我们也要知道,你有权利去证明他们是错的。勇敢地撕下那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标签,尽情地去做自己。如果外界的声音太过嘈杂,那就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电视剧《滤镜》里说:“一个人不论男女,首先都要爱自己,尊重自己;不管她的外貌什么样,不管她做什么工作;不管她身处任何关系中,都要有强大的内在,自洽,自己给予自己的快乐、幸福才是最可靠的。”
女孩们,你无需长成娇艳欲滴的玫瑰,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做清新淡雅的茉莉,做天真烂漫的雏菊,做不知名的小花,甚至做那千千万万独特的自己。你喜欢瘦,那就为了健康和快乐去减肥;你热爱美食,那就尽情享受每一口美味带来的满足;你钟情运动,那就毫无顾忌地在跑道上奔跑、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
请记住,最高级的滤镜,就是活成自带光芒的人。
接纳缺陷,和自己和解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女孩们更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女性们总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陷入无尽的痛苦和自卑之中,这也正是容貌焦虑无尽蔓延的重要原因。
其实,缺陷并不可怕,它也是我们独特的一部分,学会接纳缺陷,与自己和解,才能真正地拥抱生活。拿《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演员吕艳婷来说,她的声音并不完美,甚至有人评价“有点丑”。但恰恰是这种独特的声音,赋予了魔童哪吒独一无二的个性和魅力。如果她一直纠结于自己声音的不完美,放弃了配音演员这条路,又怎么能等到哪吒,创造出如此经典的角色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的小瑕疵。也许你觉得自己不够高、皮肤不够白、性格不够讨喜,但这些所谓的“缺陷”,有可能正是你的独特之处。
高个子有高个子的大气,矮个子有矮个子的可爱;小麦色皮肤充满健康活力,白皙皮肤透着温婉气质;内向的性格让你心思细腻,外向的性格让你善于交际……
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试着换个角度看自己,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
当你学会接纳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较劲,你会发现内心将变得无比轻松。你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也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因为你知道,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成为自己:追寻更宽广的自如
当我们学会停止取悦、拒绝标签、接纳缺陷之后,才能真正看到那个内在的自己,做那个真正的自己。而这,也是伍尔夫对所有女性的期望。成为你自己,这句话简单却有力地道出了女性追求自我的真谛。
这个时代,人们总是拼命地喊着“超越自己”,总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不完美的对象,不停地去改造她。其实,这个纷繁复杂、充满焦虑的时代,我们所需要的,首先是接纳自己、做自己,努力成为自己。
但成为自己,并不容易。它意味着不被他人的眼光和期待左右,遵循内心,勇敢追梦。无论是投身科研坐冷板凳,还是在商界拼搏厮杀,哪怕是做一个非遗网络博主,只要是我们热爱的,都值得我们去努力。
成为自己,还意味着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随波逐流,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
成为自己,更意味着我们要爱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一间房间,去阅读一本好书,去看一场电影,去和朋友聊聊天,去享受自然的美好。
女孩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不要被定义,不要被束缚,敢于接纳自己的缺陷,努力成为那个真实、自在、闪闪发光的自己,这是更宽广意义上的“自如”。
好,讲到这里,《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本书的共读也就接近尾声了。
虽然这本书是伍尔夫写于百年之前,但其中的观点和思想却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她告诉我们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因为这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其次,伍尔夫告诉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和需求。这不仅可以让女性拥有片刻的安宁,也给了女性一片独立的精神世界,让女性更好地梳理自己、了解自己。
此外,伍尔夫还提醒女性,不要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只要你愿意,女性可以在任何领域闪光。
最后,这本书鼓励女性,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做自己。做自己的前提是爱自己,爱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爱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认真追求自己的热爱和梦想。也许这条路充满荆棘,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来源:鹰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