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大爷每周房事两次,某次太激烈扭了腰,去检查医生直呼不可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22:44 1

摘要:“老刘,你这个伤根本不是搬重物造成的!”刘医生看着X光片,眉头紧锁,“以你这个年龄和体格,能造成这种程度损伤的外力,按理说应该伴随其他创伤才对。”

“老刘,你这个伤根本不是搬重物造成的!”刘医生看着X光片,眉头紧锁,“以你这个年龄和体格,能造成这种程度损伤的外力,按理说应该伴随其他创伤才对。”

刘建国躺在检查床上,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紧张。

他偷偷瞄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妻子张美华,后者正用那种“你还要撒谎到什么时候”的眼神盯着他。

“我、我就是搬了一下柜子...”刘建国声音发虚。

刘医生放下片子,严肃地说:“老刘,你要知道,准确的外伤史对治疗很重要。你这个损伤程度,说实话,我从医二十多年,还真没见过搬个柜子就能伤成这样的。”

张美华终于忍不住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刘医生,实际上...”

“美华!”刘建国急忙阻止,但这一用力,腰部又是一阵剧痛,疼得他脸色煞白。

看到丈夫这副模样,张美华心疼又无奈,但她知道,如果不说出真相,可能会耽误治疗。

可是,当她正要开口时,刘医生突然指着X光片上的一个阴影,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01

事情要从一个星期前说起。

那天是周六,秋高气爽,刘建国心情特别好。五十四岁的他刚刚当了爷爷,儿子刘磊的第一个孩子刚满月,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特别讨人喜欢。

“老刘,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张美华刚从医院下班回来,看到丈夫哼着小曲在厨房忙碌,有些奇怪。结婚二十五年,她太了解这个男人了,平时周末他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很少主动下厨。

“当然高兴了,我们老刘家有后了!”刘建国端着刚炒好的菜,满脸得意,“你没看见小宝今天多活泼?那小手抓得可有劲了,将来肯定是个壮小伙!”

张美华笑着摇头:“你这个爷爷当得,比当爸爸那会儿还上心。”

“那能一样吗?当爸爸的时候忙工作,哪有时间享受?现在退休了,正好可以好好疼孙子。”刘建国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过去搂住妻子的腰,“美华,你说我们是不是该庆祝一下?”

张美华感受到丈夫的亲昵动作,脸微微一红。作为医院的护士长,她见多了生老病死,对生活总是保持着理性和冷静,但面对结发夫妻的柔情,她的心还是会软下来。

“庆祝什么?”她故作不解。

“庆祝我们当爷爷奶奶了呀。”刘建国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儿子儿媳今天带小宝回娘家了,咱们难得有个安静的夜晚。”

张美华推了推他:“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不正经。”

“谁说老夫老妻就不能恩爱了?我看报纸上说,适度的夫妻生活对身体好,特别是对心血管...”

“你少拿医学知识来糊弄我。”张美华嗔怪道,但语气已经软了下来。

确实,自从儿子结婚搬出去后,他们的二人世界反而变得有些生疏。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琐碎,让夫妻间的亲密变得越来越稀少。而最近小孙子的降临,让刘建国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连带着对妻子也更加温柔体贴。

晚饭后,两人依偎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播着一部老电影,黑白画面中的男女主角深情对视。

“你记得吗?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看过这部电影。”张美华靠在丈夫肩膀上,声音有些慵懒。

“当然记得,那时候你还害羞得不敢看我。”刘建国轻抚着妻子的头发,“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傻,明明喜欢得要命,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谁让你那时候那么木讷,追个人都不会。”张美华轻笑,“要不是我主动一点,估计你到现在还是单身汉。”

两人聊着聊着,气氛渐渐变得暧昧起来。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晚餐时刘建国开了瓶红酒),也许是久违的二人世界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总之,当电影结束时,他们已经拥抱在了一起。

“美华...”刘建国轻吻着妻子的额头。

张美华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于是,在这个安静的周六夜晚,这对结婚二十五年的夫妻重新点燃了心中的火焰。

也许是太久没有这样的亲密,也许是刚当爷爷的喜悦让刘建国格外兴奋,总之,这一次,他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

就在最关键的时刻,刘建国突然用力过猛,腰部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他痛得“啊”地一声大叫,整个人瞬间僵在那里。

“老刘,你怎么了?”张美华被吓坏了。

“腰...腰疼...”刘建国疼得冷汗直冒,想要移动身体,但任何动作都会牵扯到腰部,疼痛如电流一般蔓延全身。

张美华立刻进入专业状态,小心地扶起丈夫,让他平躺在床上。“别动,我看看是不是扭到了。”

作为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护士长,张美华对各种外伤都很有经验。她轻轻按压丈夫的腰部,发现局部肌肉僵硬,而且刘建国一碰就疼得厉害。

“应该是腰部扭伤了。”张美华判断道,“明天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

“不用,不用。”刘建国咬着牙说,“就是扭了一下,过两天就好了。”

“老刘,你别逞强。这个位置的疼痛可不是小事。”张美华担心地说。

但刘建国坚持不去医院。他觉得太丢人了,这种事怎么能跟医生说?万一碰到熟人怎么办?他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大半辈子,认识的人太多了。

02

第二天,刘建国的腰疼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他连从床上坐起来都困难,更别说下床走路了。

“老刘,你这样下去不行的。”张美华看着丈夫痛苦的样子,心疼得不得了,“我给你请个假,今天就去医院。”

“我没事,就是睡觉的时候压着了,缓缓就好。”刘建国死活不承认是昨晚那事儿造成的。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张美华有些生气,“我是护士,什么样的病人没见过?你这明明就是急性腰部扭伤的症状。”

“那也不能去医院。”刘建国固执地说,“传出去多丢人。”

张美华叹了口气。她理解丈夫的心情,男人在这种事情上总是特别在意面子。但是健康更重要,她不能眼看着丈夫这样硬撑下去。

第三天,刘建国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不仅腰疼得厉害,连腿都开始发麻,特别是右腿,走路都有些不稳。

这下张美华急了:“老刘,你的症状可能不只是简单的扭伤,腿麻说明可能压迫到神经了。这事不能再拖了!”

看到妻子真的急了,刘建国也有些慌。确实,这疼痛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而且右腿的麻木感让他心里没底。

“那...那你能不能找个你信得过的医生?”刘建国终于松口,“最好是不太熟的那种。”

张美华想了想:“骨科的刘医生人不错,医术也好,关键是他比较严谨,不爱打听病人的隐私。”

刘医生全名叫刘志强,四十五岁,是医院骨科的主任。他和张美华是同事关系,但平时交流不多,属于那种工作上互相尊重,私下里不太熟悉的关系。

第四天上午,张美华请了半天假,陪着刘建国来到医院。

“刘医生,麻烦你给我爱人看看,他腰扭伤好几天了。”张美华把丈夫扶到诊室里。

刘医生看了看病人,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体格还算健壮,但走路的姿势明显不正常,腰部僵硬,右腿有些跛。

“什么时候受伤的?怎么受伤的?”刘医生开始问诊。

刘建国早就想好了说辞:“三天前搬柜子的时候扭的。”

“搬的什么柜子?重吗?”

“衣柜,挺重的,实木的。”刘建国编得很认真。

刘医生点点头,开始给他做体格检查。先让刘建国躺在检查床上,然后检查腰部的活动度,按压疼痛点,测试腿部的感觉和肌力。

检查过程中,刘建国疼得直咧嘴,特别是刘医生按压腰椎的时候,痛得他差点跳起来。

“右腿有麻木感吗?”刘医生问。

“有,从昨天开始的。”刘建国如实回答。

“嗯,先拍个片子看看。”刘医生开了检查单。

拍完X光片,等待结果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刘建国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张美华在旁边陪着。

“你说会不会很严重?”刘建国有些担心。

“应该不会,最多就是腰椎间盘的问题。”张美华安慰道,“现在这种病很常见,治疗方法也很成熟。”

但当他们拿着片子回到诊室时,刘医生的表情让他们心里一沉。

刘医生对着灯箱仔细看了好几分钟,眉头越皱越紧。

“老刘,你确定是搬柜子扭伤的?”刘医生转过身问。

“确定啊,怎么了?”刘建国心虚地回答。

“你这个损伤程度,不太像是搬重物造成的。”刘医生指着片子说,“你看,这里的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而且是急性的。按照你的年龄和体格,单纯搬个柜子不应该造成这么严重的损伤。”

刘建国的心跳开始加速,他偷偷看了一眼张美华,后者也是一脸紧张。

“那...那可能是因为柜子太重了?”刘建国继续编造。

刘医生摇摇头:“老刘,你要知道,准确的外伤史对治疗很重要。如果是单纯的搬重物,通常伴随的是慢性损伤,不会这么突然。而你这个情况,更像是在某种特殊体位下突然用力造成的急性损伤。”

03

听到“特殊体位”这个词,刘建国的脸刷地红了,张美华也低下了头。

医生的话太准确了,准确得让人无法反驳。

“刘医生,我们能私下聊聊吗?”张美华终于开口了。

刘医生看看张美华,又看看刘建国,点了点头:“老刘,你先在外面等等,我和你爱人聊几句。”

刘建国知道瞒不住了,只好乖乖地走出诊室。

诊室里只剩下刘医生和张美华两个人。

“美华,说实话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医生直接问道。

张美华脸红得像个少女,犹豫了好久才开口:“其实...其实是那个时候扭伤的。”

“哪个时候?”刘医生没明白。

张美华更加不好意思了,小声说:“就是...夫妻...那个的时候。”

刘医生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医生,刘医生当然见过各种奇怪的外伤。夫妻生活中受伤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只是患者通常都不愿意说出真相,总是编造各种理由。

“具体是什么情况?”刘医生继续问,语气很专业,没有任何嘲笑或不当的意思。

张美华把那天晚上的情况大致描述了一遍,当然省略了很多细节,只是说动作可能太激烈了。

“我明白了。”刘医生点点头,“这确实能解释他的损伤程度。在那种状态下,腰椎承受的压力确实很大,如果姿势不当或者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急性损伤。”

“那...那严重吗?”张美华担心地问。

“从片子看,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而且压迫到神经了,这就是他右腿麻木的原因。”刘医生解释道,“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通过治疗是可以恢复的。”

“需要手术吗?”

“先保守治疗看看,卧床休息,理疗,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再考虑其他方案。”

说到这里,刘医生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考虑什么。

“美华,我还要再仔细看看片子,你先把老刘叫进来吧。”

张美华走出诊室,把刘建国叫了进去。

“老刘,你爱人已经跟我说了实情。”刘医生直截了当地说,“作为医生,我不会对任何人的隐私进行评判,我只关心如何治好你的病。”

刘建国脸红得像个番茄,支支吾吾地说:“刘医生,你...你别笑话我。”

“笑话什么?夫妻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刘医生很专业地说,“你这个年龄,身体机能确实不如年轻时候,过于激烈的动作容易造成损伤。”

“那我这个伤...严重吗?”刘建国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刘医生重新拿起X光片,对着灯箱仔细观察:“损伤确实比较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了。不过...”

他突然停了下来,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片子的某个部位。

“不过什么?”刘建国紧张地问。

刘医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放大镜,更加仔细地观察着片子。

“老刘,你平时腰疼吗?这次受伤之前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平时偶尔疼,但不严重,我以为是坐办公室坐的。”刘建国如实回答。

“嗯。”刘医生放下放大镜,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老刘,我发现片子上除了椎间盘突出,还有其他的异常。”

“什么异常?”刘建国和刚进门的张美华异口同声地问。

04

刘医生指着片子上的一个阴影:“你看这里,这个阴影不太正常。”

“什么阴影?严重吗?”张美华的声音有些颤抖。作为医护人员,她深知在X光片上发现“异常阴影”意味着什么。

刘医生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缓缓说道:“从片子上看,这个阴影位于L3椎体旁边,形状不太规整。我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性质。”

“进一步检查?”刘建国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你的意思是...”

“先别紧张。”刘医生安慰道,“阴影有很多种可能,也许只是炎症,也许是囊肿,也有可能是...”他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那个没说出口的词是什么。

张美华紧紧握住了丈夫的手。二十多年的从医经验告诉她,当医生说“需要进一步检查”时,情况往往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

“我建议做个CT,或者核磁共振。”刘医生继续说,“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软组织的情况。”

“今天能做吗?”张美华问。

“我去联系看看。”刘医生拿起电话,“放射科,我是刘志强,有个急诊患者需要腰椎CT...”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让他皱了皱眉:“什么?要等到下午?...好吧,那就下午。”

挂掉电话,刘医生对他们说:“CT要等到下午才能做,你们先回去休息,两点钟再过来。”

从医院出来,刘建国和张美华都沉默不语。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腰扭伤,没想到会发现其他问题。

“美华,你说会是什么?”在回家的路上,刘建国终于忍不住问道。

张美华想了想,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很多情况都会在片子上形成阴影,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就是个小囊肿什么的。”

但她心里其实很担心。丈夫最近确实有些腰疼,而且频率似乎在增加,她之前还以为是年龄大了的正常现象,现在看来可能并不那么简单。

下午两点,他们准时来到医院做CT检查。这次的等待更加煎熬,因为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

一个小时后,CT结果出来了。刘医生拿着报告单仔细看了很久,脸色越来越凝重。

“刘医生,怎么样?”张美华忍不住问。

“坐下说吧。”刘医生示意他们坐下,“CT显示,你腰椎旁边确实有一个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厘米×2厘米。”

“占位性病变?”刘建国不明白这个医学术语的意思。

张美华的脸色瞬间变白了。作为医护人员,她当然知道“占位性病变”在医学上的含义。

“简单说,就是那里长了个东西。”刘医生解释道,“从影像学特征看,边界相对清楚,密度比较均匀,这是个好消息。”

“好消息?”刘建国不理解。

“如果是恶性的,通常边界不清楚,密度也不均匀。你这个情况,很可能是良性的。”刘医生继续说,“但具体性质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听到“良性”二字,夫妻俩都松了一口气。

“那需要怎么治疗?”张美华问。

“如果确定是良性的,而且位置不太好,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刘医生说,“这个肿块的位置比较特殊,靠近神经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你平时会腰疼,以及这次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原来如此!刘建国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次看似普通的扭伤会如此严重,原来腰椎旁边早就有问题了。

“医生,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长的?”刘建国问。

“从大小判断,应该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至少几个月,甚至更长。”刘医生解释,“你平时的腰疼很可能就是它引起的。这次的外伤只是诱因,让症状突然加重了。”

张美华想起来了,丈夫确实经常说腰疼,特别是坐久了或者弯腰的时候。她还经常提醒他注意坐姿,没想到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那现在怎么办?”刘建国问。

“我建议你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刘医生说,“首先要完善相关检查,确定肿块的性质,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一定要住院吗?”刘建国有些犹豫。他不喜欢医院,觉得那里总是充满了病痛和死亡的气息。

“老刘,你这个情况确实需要住院。”刘医生耐心地解释,“一方面要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另一方面你现在腰疼严重,腿还发麻,需要及时治疗。如果神经压迫时间太长,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听到“不可逆的损害”,刘建国不敢再犹豫了。

“那...那什么时候住院?”

“今天下午就可以安排。”刘医生说,“我去联系病房。”

05

就这样,刘建国稀里糊涂地住进了医院。

病房里有四张床,刘建国住在靠窗的那张。同病房的另外三个病人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

“兄弟,你也是腰间盘?”隔壁床的病友主动搭话。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姓王,是开大货车的。

“嗯,还有其他问题。”刘建国不想详说。

“我这是职业病,开了二十年大车,腰椎早就不行了。”老王很健谈,“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以前在国企上班,现在退休了。”

“那挺好,退休了还折腾什么腰。我们这些开车的,腰不好是迟早的事。”老王感叹道。

刘建国苦笑了一下,心想如果让你知道我是怎么弄伤腰的,不知道会怎么想。

第二天一早,刘医生带着几个年轻医生来查房。

“刘建国,昨晚睡得怎么样?疼痛有缓解吗?”

“好一些了,可能是平躺的原因。”刘建国如实回答。

“嗯,今天我们要给你做几个检查。”刘医生翻看着病历,“核磁共振,肿瘤标记物,还有一个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刘建国有些紧张,“那个疼吗?”

“会有些不适,但是为了确定诊断,这个检查很必要。”刘医生解释道。

上午的检查很顺利,核磁共振显示肿块的边界更加清楚,形状规整,这让医生们对良性诊断更有信心。

下午做穿刺活检时,刘建国紧张得手心出汗。张美华请了假来陪他,一直握着他的手给他鼓励。

“老刘,放松,就像打针一样,一下就好了。”医生安慰道。

穿刺针穿透皮肤的瞬间,确实有些疼,但并不难忍受。更难忍受的是心理上的紧张和对未知结果的恐惧。

“好了。”医生很快完成了操作,“组织送去化验,三天后出结果。”

这三天对刘建国一家来说都很难熬。儿子刘磊得知父亲住院的消息后,每天都来探望,连月子里的儿媳也坚持要来看看公公。

“爸,你别担心,肯定没事的。”刘磊安慰父亲,“医生不是说很可能是良性的吗?”

“对啊,公公,您身体这么好,肯定没问题的。”儿媳抱着孩子,也跟着安慰。

看着儿子儿媳关心的样子,再看看襁褓中熟睡的孙子,刘建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突然觉得,不管检查结果如何,能有这样的家人陪伴,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第三天下午,活检结果终于出来了。刘医生拿着报告单走进病房,脸上带着微笑。

“好消息,活检结果显示是良性的神经鞘瘤。”刘医生宣布。

“神经鞘瘤?”刘建国不太明白。

“简单说,就是从神经外衣长出来的良性肿瘤,不会恶化,也不会转移。”刘医生解释,“虽然是良性的,但因为位置特殊,压迫了神经,所以需要手术切除。”

“手术复杂吗?”张美华问。

“不算太复杂,但需要很小心,因为靠近神经根。”刘医生说,“我们科室经常做这种手术,成功率很高,你们不用担心。”

听到是良性的,而且可以手术治疗,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什么时候手术?”刘建国问。

“后天上午。”刘医生说,“你这两天好好休息,保持营养,为手术做准备。”

手术前一天晚上,刘建国有些失眠。虽然医生说手术风险不大,但毕竟是在腰椎附近动刀子,他还是有些紧张。

“老刘,别胡思乱想了。”张美华坐在床边陪他,“刘医生的技术很好,他做过很多这种手术。”

“我不是担心手术。”刘建国握住妻子的手,“我是在想,如果当初我们没有那一次,是不是就不会发现这个瘤子了?”

张美华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果不是那次受伤,这个瘤子可能还会继续长下去,到时候压迫得更严重,手术就更困难了。”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刘建国也笑了。

“不过以后你可得注意点,不能再这么激烈了。”张美华脸红着说。

“知道了,知道了。”刘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毕竟都五十四了。”

“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要适度。”张美华作为医护人员,在这方面还是很理性的,“适当的夫妻生活对身体有好处,但要量力而行。”

06

两人聊着聊着,紧张的情绪渐渐缓解了。

手术安排在第二天上午九点。八点半,刘建国被推进手术室,张美华和儿子在外面等候。

手术室外的等待总是漫长的。虽然医生说手术时间大概两个小时,但对于家属来说,每一分钟都过得很慢。

“妈,你别担心,爸吉人自有天相。”刘磊安慰母亲。

“我知道,我只是...”张美华的眼圈有些红,“你爸这辈子为了这个家辛苦了大半生,刚退休没多久就遇到这事。”

“妈,医生不是说了吗,这个瘤子可能早就有了,跟这次受伤没关系。”刘磊说。

“我知道。”张美华擦了擦眼角,“我只是心疼他。”

十一点半,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刘医生走了出来,脱下手术帽。

“手术很成功,肿瘤完整切除,神经根没有损伤。”刘医生宣布好消息。

张美华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谢谢医生,谢谢!”

“病人很快就会推出来,麻醉醒了之后就能说话了。”刘医生继续说,“术后恢复应该不会有问题,腰疼和腿麻的症状会逐渐缓解。”

半个小时后,刘建国被推回病房。虽然还有些昏昏沉沉的,但意识已经清醒了。

“手术结束了?”他虚弱地问。

“结束了,很成功。”张美华握住他的手,“医生说肿瘤完整切除了。”

“那就好,那就好。”刘建国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术后恢复比预期的要顺利。第二天,刘建国就能下床走路了,腰疼明显减轻,右腿的麻木感也在逐渐消失。

“恢复得不错。”刘医生查房时很满意,“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星期就能出院了。”

“那以后还会复发吗?”刘建国关心地问。

“神经鞘瘤的复发率很低,切除干净的话基本不会复发。”刘医生说,“不过你要定期复查,半年一次就行。”

住院的这段时间,刘建国想了很多。生病让他重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也让他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

病房里的病友们也给了他很多启发。老王的腰伤是职业病,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透支身体;另一个病友是因为长期打麻将坐姿不正确造成的;还有一个是健身时动作不当受伤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受伤的原因都不一样,但大家都在为了健康而努力。

出院那天,刘建国的心情格外好。阳光透过病房的窗户洒在床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老刘,以后可要注意保养身体啊。”老王跟他告别时说。

“会的,你也是。”刘建国笑着回答。

回到家里,刘建国感觉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熟悉的家具,熟悉的摆设,甚至连空气都显得格外清新。

“还是家里好啊。”他感叹道。

“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张美华笑着说。

晚上,儿子一家三口来看望他们。小孙子已经两个多月了,长得更加可爱,看到爷爷就咧嘴笑。

“爸,你看小宝多高兴,他知道爷爷回来了。”刘磊把孩子递给父亲。

刘建国小心地抱着孙子,心中充满了温暖。经历了这场病,他更加明白了健康和家人的重要性。

“小宝,爷爷以后要好好陪你长大。”他轻抚着孩子的小脸蛋。

一个月后的复查中,刘医生对刘建国的恢复情况很满意。

“各项指标都正常,切口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得也很好。”刘医生看着检查报告说。

“那我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吗?”刘建国问。

“正常生活就行,适当锻炼,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刘医生笑了笑,“至于夫妻生活,适度就好,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

07

听到最后一句话,刘建国和张美华都红了脸。

“我们会注意的。”张美华小声说。

走出医院,秋日的阳光格外温暖。刘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美华,我们去公园走走吧。”他提议道。

“好啊。”张美华挽着丈夫的胳膊。

在公园里,他们看到很多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夫妻在散步、聊天、锻炼。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你看那对老夫妻。”张美华指着远处的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手拉手走路的样子多温馨。”

“我们以后也要这样。”刘建国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一直走到老。”

三个月后,在儿子的百日宴上,刘建国作为爷爷致辞。

“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孙子的百日宴。”他举着酒杯,声音洪亮,“前一段时间我生病住院,让大家担心了。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这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医生,也感谢关心我的朋友们。”

台下响起了掌声。

“人生无常,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但是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的关心,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刘建国继续说,“我希望我的孙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

宴会结束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爸,你今天的致辞很棒。”刘磊说。

“是啊,公公,您说得真好。”儿媳也赞同。

“经历了这一场病,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刘建国抱着小孙子,眼中满含深情,“健康是最重要的,家人是最珍贵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张美华看着丈夫,眼中满含爱意。这个男人虽然已经五十四岁,虽然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手术,但在她眼中,他依然是那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聊天。

“老刘,你后悔吗?”张美华突然问。

“后悔什么?”

“后悔那天晚上太激烈了。”

刘建国想了想,然后笑了:“不后悔。如果不是那一次,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那个瘤子,到时候后果可能更严重。”

“医生不是也说了吗,这叫因祸得福。”张美华也笑了。

“不过以后我们确实要注意点。”刘建国说,“毕竟年纪不小了,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

“嗯,适度就好。”张美华同意道。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外面,夜色正浓,星光点点。在这个温暖的家里,一对相伴二十五年的夫妻正在规划着他们的下半生。他们要一起陪伴孙子长大,一起享受退休后的悠闲时光,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这一次意外的受伤和住院,虽然让他们经历了担心和恐惧,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珍惜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

正如医生所说,54岁的年纪,一周两次的房事频率确实不算低。而那一次过于激烈的动作虽然造成了意外的伤害,但也意外地发现了隐藏的疾病。当医生看到那个不可能因为简单搬重物造成的严重损伤时,他的那声“不可能”不仅仅是对病因的质疑,更是对生命奇妙安排的感叹。

来源:秋风侃游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