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分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2 08:08 3

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分类复杂且不断更新,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系统,结合细胞来源、分子特征、临床行为等进行综合分型。以下是其核心分类框架: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分类复杂且不断更新,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系统,结合细胞来源、分子特征、临床行为等进行综合分型。以下是其核心分类框架:

1. 根据细胞来源分类 B细胞淋巴瘤(占80%-85%)

- 惰性(低度恶性):

-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最常见惰性NHL,与BCL-2基因重排相关。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成熟B细胞克隆增殖为特征。

- 边缘区淋巴瘤(MZL):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常见于胃(与幽门螺杆菌相关)、肺、甲状腺等。

- 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常伴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

- 侵袭性(中度/高度恶性):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常见侵袭性NHL,分生发中心型(GCB)和活化B细胞型(ABC)。

- 套细胞淋巴瘤(MCL):兼具惰性和侵袭性特征,与CCND1基因异常相关。

-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高度侵袭性,与MYC基因重排和EB病毒感染相关。

- 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于年轻女性。

- 高度侵袭性(极高恶性):

-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包括伴MYC和BCL2/BCL6重排的“双重打击淋巴瘤”。

T细胞/NK细胞淋巴瘤(占15%-20%)

- 惰性:

- 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皮肤T细胞淋巴瘤,进展缓慢。

- 原发性皮肤CD30+ 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 侵袭性:

-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异质性高,预后差。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常伴免疫异常。

-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与HTLV-1病毒感染相关。

-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多见于乳糜泻患者。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阳性者预后较好,ALK阴性者侵袭性强。

- 高度侵袭性: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罕见,与EB病毒感染相关。

2. 根据生物学行为分类

1、惰性淋巴瘤:特征-生长缓慢,生存期长,但难以根治,易复发;代表亚型- 滤泡性淋巴瘤、CLL/SLL、MALT淋巴瘤

2、侵袭性淋巴瘤: 特征-生长快,可能通过强化疗治愈,但未治疗者生存期短;代表亚型- DLBCL、套细胞淋巴瘤、PTCL-NOS

3、高度侵袭性:特征-极快进展,需紧急治疗,预后极差;代表亚型- Burkitt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3. 特殊类型与部位分类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为DLBCL,与免疫缺陷相关。

- 原发睾丸/乳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或女性。

- 原发骨淋巴瘤:多为DLBCL。

-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与免疫抑制相关,多为B细胞来源。

4. WHO分类的关键分子特征

- B细胞淋巴瘤:

- DLBCL:分GCB型(预后好)和ABC型(预后差),基因突变如MYD88、CD79B。

- 套细胞淋巴瘤:t(11;14)导致CCND1过表达。

- Burkitt淋巴瘤:t(8;14)导致MYC基因激活。

- T细胞淋巴瘤:

- ALK阳性ALCL:ALK基因融合(如t(2;5))提示预后较好。

- ATLL:HTLV-1病毒整合导致T细胞克隆增殖。

5. 临床意义

- 诊断:免疫组化(如CD20、CD3、CD30)、流式细胞术、FISH检测基因异常(如MYC、BCL2、BCL6)是分型关键。

- 治疗选择:

- 惰性淋巴瘤:观察等待、靶向治疗(如BTK抑制剂)或低强度化疗。

- 侵袭性淋巴瘤:R-CHOP方案、CAR-T细胞疗法(如DLBCL)。

- 高度侵袭性:高强度化疗(如Burkitt淋巴瘤的DA-EPOCH-R)。

总结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基于细胞起源、分子异常和临床行为,精准分型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随着二代测序(NGS)和分子病理学的进展,未来分类将更细化,推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

来源:小圆医生养生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