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雅安市石棉县美罗镇,陶学刚带记者来到这片约3亩的节水抗旱稻田前。这片稻田种在果林下,为了减少种植风险,陶学刚利用果树生长空 档 期 ,种 下“ 雅 旱 优5287”节水抗旱稻。
陶学刚在管护自家后院的节水抗旱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文/图
水稻还能在“旱地”里种?种了30多年田的石棉农民陶学刚对此感到忐忑。不过这几天看着自家后院地里的水稻扬了花,有的还抽了穗,他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近日,在雅安市石棉县美罗镇,陶学刚带记者来到这片约3亩的节水抗旱稻田前。这片稻田种在果林下,为了减少种植风险,陶学刚利用果树生长空 档 期 ,种 下“ 雅 旱 优5287”节水抗旱稻。
为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石棉县农业农村局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种植技术支持。不少农民纷纷主动申请种植,祝元军就是试种成功的人。今年他在石棉县王岗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种了80亩节水抗旱稻,是去年的10倍。祝元军介绍,节水抗旱稻播种时不用像水稻挨个插秧,可直接在旱地里播撒,省心省时,生长关键期给到水,能收获同质量的稻米。水田变旱地,还降低了高湿度下病害侵染概率。
当下,石棉不少山区种植了这种节水抗旱稻。这意味着,水稻不再只种在水田里,可向山要粮。
目前,雅安地区种植了节水抗旱稻约800亩,背后技术团队来自四川农业大学。
“旱年保稳产,栽培轻简化。”四川农业大学特聘副教授李德强介绍,节水抗旱稻其实是一种杂交水稻,因能节约50%以上灌溉水而得名。它结合了普通水稻抗病、优质、高产的优点,又因根系十分发达、抗倒伏、耐高温等特性,适应保水量较差的土地。我国水稻用水占农业用水超60%,2024年四川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3.9%,推广优质的节水抗旱稻,对四川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
这款节水抗旱稻的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鉴定,符合一等品要求。“这个结果来之不易,是经过10多年时间培育而成的。”李德强介绍,目前这款“四川造”的节水抗旱稻,根据四川盆地病虫害等特性进行了相关调整。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