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中国呼吸疾病临床诊治指南》2023年版、《肺部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
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和净化血液。很多人一提到肺部疾病,第一反应就是咳嗽。
然而临床实践发现,当肺部出现病变时,尤其是恶性变化的早期阶段,咳嗽往往并非最先出现的症状。相反,有三种表现可能更早显现,却常被人们忽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肺部组织发生病变时,身体会通过多种方式发出警告信号。这些信号往往被误认为普通不适或归因于其他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及时就医。
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恶性肿瘤而言,早期发现可使五年生存率提高近40%。
反复低热是肺部病变最常被忽视的早期表现之一。当肺部发生炎症或肿瘤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轻度升高,通常在37.3-38℃之间波动。
这种低热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不规律,常在下午或夜间出现,且普通退热药效果不明显。长期低热现象应引起高度警惕,尤其是当它伴随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时。
2022年中国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约有31.7%的早期患者曾有持续性低热史,却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过度疲劳。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任何超过两周的不明原因低热都值得进一步检查。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是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早期警示信号。肺部肿瘤生长会消耗大量能量,同时释放特定物质影响食欲和代谢。临床数据显示,约25%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3-6个月内无明显饮食变化却出现了5%以上的体重减轻。
这种体重变化具有不同于减肥的特点:短时间内发生、非主观意愿、伴随疲乏感。一位56岁的患者在半年内无明显饮食改变却减轻了8公斤,后经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有2.3厘米肿块,最终确诊为早期肺腺癌。
胸痛或肩背部不适是肺部病变早期的第三个重要信号。肺部位于胸腔内,与胸膜、肋间神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密切。当肺部疾病侵及这些结构时,会引起局部疼痛或不适感。这种疼痛特点是位置固定、持续性、与呼吸动作相关,常被误认为是肌肉劳损或风湿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胸痛与心脏病引起的胸痛不同,不会向左臂放射,也不会因休息而缓解。肺周边病变引起的疼痛更为明显,而肺中央区域的病变可能无明显疼痛感,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却没有经历明显疼痛。
持续性单侧肩背痛应高度警惕,尤其是当常规止痛药无效时。肺尖部肿瘤(Pancoast瘤)常以肩部疼痛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肩周炎。
出汗异常也是需要关注的信号。夜间盗汗、特别是单侧出汗现象与某些类型的肺部疾病密切相关。夜间大量出汗且换衣换被单仍无法缓解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肺部问题。这种盗汗往往伴随低热,形成典型的"肺热"表现。
除了上述三大主要症状外,还有些不典型表现也值得关注。持续性干咳,特别是晨起咳嗽;声音改变或持续性嘶哑;活动后呼吸困难程度增加;频繁呼吸道感染;痰中带血丝等,都可能是肺部病变的信号。这些症状虽不一定是早期首发,但出现后应警惕。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者、肺部疾病家族史者,即使只出现上述单一症状,也应考虑进行肺部检查。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筛查肺部病变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X线胸片,能发现更小的病灶,提高早期诊断率达80%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肺部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且易被忽视,但这恰恰是治疗的黄金时期。早期干预可使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从晚期的不足10%提高到早期的近70%。
当出现持续低热、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或胸背部固定性疼痛时,应考虑以下检查:胸部低剂量CT扫描,可检出毫米级肺部病变;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特别是CEA、CYFRA21-1等;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视病变并取样。
从生活习惯上,积极戒烟是降低肺部疾病风险的首要措施。避免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职业防护要到位。定期体检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部筛查。
你是否经历过持续的低热,却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是否有过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却归因于生活压力?当身体发出警示信号时,请保持警觉,及时就医。
了解肺部疾病的早期表现,掌握自我观察的要点,将大大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的几率。健康的呼吸系统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健康资本。
来源: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