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展播(53):“金蛙”跃活共富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21:49 1

摘要: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1

3

3

3

3__

___

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展示全省各地党建引领推动青年入乡工作的成效,激发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解锁兴村强村的“金钥匙”,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报集团党建传播中心和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承办的“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一批鲜活案例。“浙江党建”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

第53期推荐:丽水市遂昌县金竹镇金娃娃”共富棘胸蛙生态养殖示范项目

项目推荐词:

政企研联动破瓶颈,“金蛙”跃活共富路!

项目背景:

金竹镇生态资源优越,拥有丰富的山涧水源,具备发展生态棘胸蛙养殖的天然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技术短板和市场风险,当地棘胸蛙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2024年,当地政府创新破局,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遂昌森泉科技公司,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成棘胸蛙科研产业园,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政府负责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浙江师范大学特种水产研究院提供全流程技术保障,企业则承担优质种苗供应和保底收购,彻底解决农户“不敢养、不会卖”的难题。同时,在青年创业团队的带动下,农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推行统一技术标准、共享销售渠道,并延伸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该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通过“村集体入股+农户参与”的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项目简介:

“金娃娃”共富棘胸蛙生态养殖示范项目

科技筑基,打造产业策源地。园区通过招才引智引进浙江师范大学科研团队,联合遂昌森泉科技成立全国首个棘胸蛙科研产业园,构建“政-校-企”联动体系,探索全链条发展模式,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9月,投资1010万元建成全国唯一棘胸蛙种质资源库(占地5000㎡)及全省最大种苗基地,培育出“金蛙一号”种苗及开发出“石蛙面条”(月子餐)等产品深加工,同步创新利用废弃涵洞开展仿生态养殖,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精准化升级。目前首批4000对种蛙产卵、5万只幼蛙投产,2025年产值预计可达500万元。

人才赋能,构建产学研高地。围绕棘胸蛙养殖产业,构建“技术培训—实践孵化—产业延伸”全链条培育机制,打造集食宿、实训、孵化为一体的青年入乡实践基地,吸引谢日臣等10余名青年入乡创业。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特种水产研究所教授力量,联合县人社局制定"棘胸蛙养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累计培训青年技术骨干10人。实行技术骨干导师制,为返乡青年提供"一对一"创业指导,目前成功培育棘胸蛙养殖创业团队4支,带动就业30余人。

全链布局,创新共富机制。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实施方案,建立“订单收购+灵活用工”多元增收体系,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与村集体开展棘胸蛙养殖合作,激活村集体闲置资源1处,发展5个村集体、2家农户参与棘胸蛙养殖。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农户在庭前屋后闲置地块开展棘胸蛙养殖,并与农户签订棘胸蛙保底收购协议,预计将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户均增收2.5万元。在养殖基地设置季节性用工岗位50个,重点吸纳留守妇女、低收入农户等群体,人均增收1.2万元。

推荐单位:

项目坐标:

遂昌县金竹镇王川村

来源:浙江党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