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颜鲁公双鹤铭》并非颜真卿的原作,而是清代诗人、书法家李郁华所写的一篇颜体楷书作品。这篇作品勒石嵌于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上,书法浑厚朴实、圆润婉转、点画精到,宗法颜真卿书法格调,近于颜氏的《东方朔画赞》、《逍遥楼刻石》、《颜氏家庙碑》、《鲜于氏离堆记刻石》
《颜鲁公双鹤铭》并非颜真卿的原作,而是清代诗人、书法家李郁华所写的一篇颜体楷书作品。这篇作品勒石嵌于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上,书法浑厚朴实、圆润婉转、点画精到,宗法颜真卿书法格调,近于颜氏的《东方朔画赞》、《逍遥楼刻石》、《颜氏家庙碑》、《鲜于氏离堆记刻石》等碑帖。百余年来,该刻石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临摹、书写。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他是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鲁公双鹤铭》实际上是清代诗人、书法家李郁华所书。
清末民初,出版商诚文信书局印行此帖时,将落款文字删去,加上“颜真卿书”,使其以颜真卿作品之名流传。
此碑帖勒石高50厘米、宽160厘米,嵌在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壁上。其书法浑厚朴实、圆润婉转、点画精到,宗法颜真卿书法格调,与颜氏的《东方朔画赞》《逍遥楼刻石》《颜氏家庙碑》《鲜于氏离堆记刻石》等碑帖风格相近。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他是唐朝的名臣和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的从弟。
颜真卿的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他的书法风格独特,主要特点包括雄浑壮美、笔画粗壮、结构严谨、刚劲有力,被誉为“颜体”。颜真卿的书法在笔法上独树一帜,善于运用中锋用笔,藏露结合,使得笔画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他的字形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整体上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同时,颜真卿的书法在墨色运用上善于变化,使得整幅作品显得生动有力。
来源:茶眼看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