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八十年代,被遗忘的儿时自制玩具,你还记得哪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9:14 1

摘要:往昔欢乐的儿时岁月,是心中珍贵的记忆。当年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不算优越,可那段时光里的我们,却总能收获无穷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聊聊过去小时候接触过的各类玩具。在童年的记忆里,许多玩具都陪伴我们走过了整个儿时阶段,仿佛那个时期,全国各地孩子玩的玩具几乎没有差别

往昔欢乐的儿时岁月,是心中珍贵的记忆。当年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不算优越,可那段时光里的我们,却总能收获无穷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聊聊过去小时候接触过的各类玩具。在童年的记忆里,许多玩具都陪伴我们走过了整个儿时阶段,仿佛那个时期,全国各地孩子玩的玩具几乎没有差别。尽管当年物质条件有限,但我们拥有一段无比真切的童年;反观现在的孩子,日常除了参加补习,似乎还是在补习。小时候即便没有现成的玩具,也能玩跳大绳、踢毽子、跳格子、捉迷藏这些游戏。大家来猜猜,拥有这样童年的人如今多大岁数了!

一、七八十年代自制玩具系列

这类玩具大多已成为历史,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儿童的玩具大多由自己动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思维,又提升了动手能力,成了一大乐趣。那时人们的业余生活与兴趣爱好十分丰富,即便日子过得艰苦,内心却始终充满快乐。

用纸制作的玩具种类繁多,像纸手枪、纸相机、纸船、纸飞机、纸风车,还有各种纸折的小动物。此外,还有纸折的小拉车、裤子、衣服以及狐狸造型的纸玩具。

洋火枪绝对称得上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经典玩具。

说到吹泡泡,那个年代还没有洗衣液和洗洁精,即便只用肥皂水制作泡泡,大家玩起来也同样开心。

有人会用架子车改造成跷跷板来玩。

除此之外,还有自制风筝、翻骨节、

抓石子这些玩法。

自制弓箭这种玩具,你小时候是否也尝试制作过呢?

玩弹弓、挑冰棍棒、抓石子、用胶泥玩“新锅破锅”、玩“鞋子老鼠洞”、用韭菜葶编织宝塔……这些场景回忆起来,满满都是童年的印记。

还有一种特别的玩法:把牙膏皮烧融化后,倒进竹子的孔洞里,或者先在泥巴上钻个孔,将熔化的牙膏皮倒进去,之后再钻一个小孔。接着用橡皮绑住一颗铁钉,在凝固的锡坨后面缠上鸡毛,往小孔里装入火药后往天上一抛,锡坨落地时就会发出类似放鞭炮的声响。

当时有一种叫屎壳郎的虫子,人们会在它背上插一根篾签,篾签的另一头插在麻梳子上,还会在麻梳子中间串上一个大扫帚穗子。

另外,有用竹子做成小人形状,放在桌子上让两个竹人“打架”;还有用竹筷制作的木偶人,你玩过吗?

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准备一支竹筷和两颗纽扣,把竹筷截成五段,其中一段稍长,另外四段较短。

然后在长竹筷段的三分之一处,横向钻两个小孔,穿上线来连接“手”的部分……

这种木偶人的玩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基本都体验过。

用炮仗去炸牛屎、用火油点燃后围着老鼠驱赶、用泥土焖黄蜂、焖老鼠、焖地瓜,还有捉迷藏、钓鱼等,这些游戏我们当年都玩过。

小时候,我们会把自制的弓固定在葵花杆(也就是向日葵的茎)的一端,在另一端用铁丝做一个扳机,再用细绳把扳机和弓弦连接好,最后用特制的箭来捕捉蜻蜓。

拍火柴盒是年少时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我至今还保存着一些火柴盒,上面有《西游记》师徒四人、仙马、宝罐的图案,还有一些画片。

有一种竹筒玩具,在竹筒的一端削出一个小洞,垂直套上一节粗一点的竹筒,就能实现几十连发。我们当时把这种“子弹”叫做“狗骨头树”,后来才知道它的学名叫朴树。

小时候会用柳树枝做成“扁担”“光棍”“青棍”“王八”“炸弹”,这个游戏两人或三四人都能玩。每个人各拿四根,总共二十根,玩家要一把抓住树枝,竖起来让其与地面或桌面平齐,再把手伸开,一根一根地拿。拿的时候必须小心,不能让两根树枝同时晃动,能拿多少算多少。

一旦被对方发现有两根以上的树枝晃动,就必须暂停动作,地上或桌面上剩下的树枝就归下一个人重新开始拿,直到几人把二十根树枝全拿完。之后开始“出牌”,谁手里的树枝多谁就先出。其中“扁担”最小,按照“光棍”“青棍”“王八”的顺序依次变大,“炸弹”最大。玩法规则是单个对单个、成对的对成对的、三个对三个、四个对四个,没有“三带一”之类的说法,谁先把手里的树枝出完,下一把就由谁先开始玩。

还有用纸折的“菠萝”,那个时候都是用面值一分的纸币折成小部件,再把这些小部件一个个拼合整齐,最终做成菠萝的形状。

我小时候能用泥巴捏出一艘小军舰,用小树棍当作枪炮,还会给军舰分出好几层。那个年代的童年虽然物质匮乏,但充满了快乐。

有人会在冰车下面绑几根铁管,把鞭炮放进铁管里,玩的时候一边假装冲锋,一边点燃鞭炮,还把这种冰车称作“小坦克”。

抽陀螺也是经典玩法,双手挥舞绳鞭,就能让陀螺旋转起来。

那时候还会在手腕上用笔画出手表的样子,假装自己有一块真手表。

我们还做过假地雷:用铁丝弯成正方形并固定好,在中间绑上橡皮筋,把铁钉缠绕在橡皮筋上,然后将做好的假地雷放在草地上,再盖上些泥土和枯草,一个假地雷就完成了。

玩铁锹的方式也很特别,有大人拉着大铁锹玩的,也有小孩站在小铁锹上玩耍的。

至今印象深刻的还有打宝、弹珠、卡片等游戏,类似的玩法还有很多。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大家都会拿着这些玩具去村里空旷的地方,没过多久就会聚集起很多小伙伴,谁先到就能先开始玩。

有一种自制飞镖,前面是一颗钉子,钉子的大头用熔化的塑料包裹住,再插上两片鹅毛,扔出去能飞很远,而且威力相当大。

拉线核桃风车,现在应该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吧。

二、八九十年代玩具系列

1.童年里让人印象深刻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机,不少90后、00后肯定都玩过这款经典游戏。以前有人在上早读课时偷偷玩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老师直接把游戏机扔到地上用脚踩,没想到游戏机还在响,并且传出“真棒、真棒,加油加油”的声音,结果全班同学都沸腾了。

激光笔也是当时的热门玩具,给激光笔装上不同的罩子,就能投射出不同的图案。

泡泡胶是儿时常见的玩具,大家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吹泡泡,泡泡胶的味道让人至今难忘,现在买到的泡泡胶,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好玩的感觉了。

2.小霸王游戏机在当时算是升级款,更早出现的是世嘉游戏机,这种游戏机有多种功能,能玩多合一游戏,也能玩单人任务游戏。记得那时候家里买了一台小霸王游戏机,搭配黑白电视,显得特别时髦,从此家里就再也没断过前来玩耍的小朋友。

游戏机卡带也有很多经典款,比如超级玛丽、魂斗罗,你的童年还玩过哪些游戏机上的游戏呢?

窜天猴是很多人玩过的烟花类玩具。

我曾经不小心把窜天猴放反了,它直接朝我飞过来,当时吓得我够呛。

套圈圈游戏机的外形像一个镜框,上面有两个按钮,机身里面装着水和小塑料圈,按下按钮,塑料圈就会飞起来,玩家要争取让塑料圈套在里面的两根塑料细柱上。

还有能播放《西游记》片段的小电视,按一下按钮,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西游记》的画面。

塑料小喇叭玩具,你的童年肯定也玩过,那时候还能用穿坏的塑料鞋底去换这种小喇叭。

不倒翁是小时候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玩具。

我曾经有好几个铁皮青蛙,直到现在还能找到其中几个。

金乌龟和不倒翁,是我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玩具,现在想起来依然十分怀念。

上海英雄牌老手风琴玩具,在当年绝对算得上奢侈品,家里能有这种玩具的,经济条件肯定不一般。

那些年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当时一起玩耍的伙伴也都各自去往不同的地方,如今留下的,只有满满的回忆。

来源:萌系盟AwbC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