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双向奔赴进行时,看杭州建德如何激活共富基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20:54 1

摘要:闲置的老厂房变身税收千万的“青年梦工厂”,本地“放心菜”通过自动贩卖机卖到全杭州,“139元”旅游套餐带火整个村庄,“一栋楼”里集成养老托幼、买菜办事全套服务……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见习记者 王伊灵 通讯员 卜金 李瑞瑛

闲置的老厂房变身税收千万的“青年梦工厂”,本地“放心菜”通过自动贩卖机卖到全杭州,“139元”旅游套餐带火整个村庄,“一栋楼”里集成养老托幼、买菜办事全套服务……

8月28日,杭州市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暨深化市域内协作帮扶工作现场会在建德召开。会议前一天,与会代表们现场考察建德更楼街道更化社区、寿昌镇山峰村、航头镇航川村、大同镇劳村村。

在这里,一场以城乡融合为主题的生动实践正遍地开花,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下楼”变成“上下游”,小楼宇孕育大梦想

更楼街道位于建德城南,贯穿其中的金岭铁路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接着乡村。火车为建造在城乡接合部的工厂运来了货物,也为这块土地带来了活力与梦想。

在更楼街道“更上青年”青创楼,青春的创意扑面而来。这里由旧化工厂宿舍改造而成,虽只有400多平方米,却集聚了67家创业团队,150多名青年在此追逐梦想。

他们聚焦短视频、电商直播、文创等新业态,创作出院线热映电影《顺流而上》以及《潜渊》等热播电视作品。

建德市更楼街道更化社区更上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2024年,这座“高产楼”税收突破2000万元,曾有一个剧本卖出了600万,一条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可以说,在这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街道党工委书记游佩芝介绍,这里不仅是创业空间,更是社区客厅、共享学堂和展示平台,形成了“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更有为”的生态圈。

建德市更楼街道更化社区更上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记者在青创楼旁看到,一座崭新的共富学堂供本地居民和创新创业者免费使用,无论是集体研学、技能培训还是剧本围读都十分方便,作品《隆达》刚刚入围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00后”黄鸟卡洛斯团队就在此办起了视觉影像资料展。

“街道还准备了服务街区、人才会客厅等配套。”游佩芝说,更楼要真正让青年“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未来”。

“智慧菜篮”进社区,让小蔬菜撬动大市场

从建德城区出发,到寿昌约有二三十分钟的车程。新安江的支流到了这里成了寿昌江,同饮一江水,也让两地有了同频共振的脉搏。

在“十里寿昌江”创新创业创富中心,一台集“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阳光厨房”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引人驻足。该设备通过“免洗、免切、免调味”的净菜解决方案,让上班族实现“下班顺手买、有手就会做”。

“十里寿昌江”创新创业创富中心。 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记者看到,贩卖机内整齐陈列着时蔬等本地农产品,搭配好的半成品菜包扫码即购。选择一份10元的丝瓜鸡蛋,贩卖机就会自动送出可直接下锅炒的本地糯米丝瓜片和两个土鸡蛋,重塑了“从田间到餐桌”“10元一斤”到“30元一份”的价值链条。

“净菜产品的背后,就是一条共富链,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基地、种植农户在供货,提供了烹饪、运输、服务一系列就业岗位。”寿昌镇党委书记杨成军说,到年底,这样的贩卖机将布到杭州100个小区门口,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来自建德寿昌的“放心菜”。

与此同时,“十里寿昌江”创新创业创富中心还涵盖了种源种苗繁育、AI智链直播、科技成果转化、共享冷链仓储、乡村人才孵化、共富技能实训、农文旅融合运营七大功能,拥有200余个共创工位、6类建德师傅培训平台、300平方共享直播间,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的研学、银发、旅游团队。

“139”模式引客来,村里的“三本账”红红火火

连接杭州市区与建德航头镇航川村的是一辆名为“139‘游运’专线”的大巴车。

今年4月起,大巴车从杭州东站始发,途经武林⻔驿站、汽⻋⻄站,最终抵达航川村。

航川村全景图。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仅乘⻋单程票价39元/⼈,若购买139元“游运”套票可以享受住⼀晚吃三餐的航川⺠宿服务并免往返交通费,该模式的游运专线也是杭州市域范围内⾸条。

价廉物美的“139”模式一经推出,一下就“火”了,游运专线开通3个⽉以来,吸引游客3500余⼈次,还有近1000⼈次游客是因“游运”专线宣传带来的⾃驾客流,总体带动“139 乡宿”客流提升近20%。同时,环⽐单⽉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增⻓近5万元。

“139乡宿”如宁所院民宿。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原本陈旧的乡村诞生了由村集体集中管理、村民自发打造的民宿产业集群。”当地工作人员表示,此外,村里还创新性地打造了“分时旅居耕聚地”模式,就是一群人一起众筹在乡村租房,错峰旅居体验乡村生活,“这样做,能给村里带来三本红红火火的账。”

第一笔是游客账:一群人自发组织成为云山居社员,每人缴纳680元的社员费,可在2年时间内享受每年20天的入住时长,平均每间房入住一天仅需17元。

第二笔是民宿业主账:每间客房每2年可直接带来12.35万元租金收益,加上收取的水电煤气等服务费,全年可达6~8万元收入。

第三笔是村集体账:村集体向云山居民宿业主收取租金5%的管理费,2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500 元。

旧院落串起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解锁乡村幸福密码

在大同镇的核心地带,一座闲置多年的旧卫生院悄然焕新,蜕变成为辐射周边10村、服务近2万人的劳村便民服务综合体。在这里,村民的日常需求被紧密串联,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在此交融,解锁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幸福密码。

大同镇劳村村便民服务综合体。图源:建德市委宣传部

一楼600平方米的便民菜场彻底告别了昔日露天市场的杂乱。标准化分区管理下,10家固定摊位供应安全可溯的肉菜蛋果;还有10个专门给本地村民用的自产自销摊位,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瓜果直接就能摆上来卖。每天都有300多人来这里买菜,热闹得像赶集,但又井然有序。“光是这个菜场,一年就能为村集体增加15万元的稳定收入。”大同镇党委书记周向阳告诉记者。

二楼空间则是托举“一老一小”稳稳幸福的港湾。适老化活动区内,棋牌健身、观影休息与“爱心理发”服务暖意融融。智慧村卫生室还通过远程问诊、自助取药和慢性病管理,让健康守护“近在咫尺”。隔壁的儿童乐园则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情绪管理课堂、防溺水急救课、绘本阅读等特色活动丰富了暑假生活,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开心,家长们也更安心。

大同镇党委书记周向阳介绍,“这座投入800余万元的综合体,既是盘活闲置资源的‘妙手’,更是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的‘支点’。”记者了解到,除了补齐了片区公共服务短板,综合体还能自己“挣钱”:菜场年入15万,三楼计划开的家宴中心预计每年能赚20万。

劳村村,正以一座楼的垂直空间为载体,把村民的日子串得明明白白。在上下楼的日常动线中,就能把事儿办了、把日子过得更舒心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