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规律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而两次透析之间的居家护理,则是保证生活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身体的一点小变化,都可能是并发症发出的“预警信号”。学会识别这些信号,并及时采取行动,是每位肾友和家庭的“必修课”。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居家期间需要高度警惕的几种常见并
规律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而两次透析之间的居家护理,则是保证生活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身体的一点小变化,都可能是并发症发出的“预警信号”。学会识别这些信号,并及时采取行动,是每位肾友和家庭的“必修课”。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居家期间需要高度警惕的几种常见并发症,请大家牢记于心。
01、 容量负荷过重:最常见且危险的“水多了”这是透析肾友最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水分排出受限,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所致。
⚠️如何发现?
这是最客观的指标!务必每天清晨固定时间(排便后、早餐前)测量体重。理想情况下,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3%-5%(例如,干体重60kg,增长应<3kg)。如果一天内体重增加超过1kg,就要高度警惕。
尤其是双下肢、脚踝、眼睑等部位出现按压性水肿。
轻微活动(如走路、上厕所)后就气喘吁吁,平躺时感觉气短,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呼吸(医学上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居家监测血压发现持续偏高。
何时就医?
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无法平卧时,这是急性心衰的征兆,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体重增长严重超标,且伴有严重水肿和胸闷时,应及时联系透析中心,看是否需要提前透析。
02、 高钾血症:沉默的“心脏杀手”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加上饮食中摄入过多高钾食物,可能导致血钾急剧升高。高钾血症可能毫无征兆地引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极其危险。
⚠️如何发现?
最早期的症状可能是感觉手脚发麻、嘴唇发麻,然后出现四肢无力、疲乏,甚至抬腿都困难。
感觉心慌、心悸,心脏跳动不规律。严重时可能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何时就医?
一旦出现任何肌肉无力或心慌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不要等待下一次透析。在去医院的路上应尽量保持静坐,减少活动。
03、 低血压:并非都是“好事”居家期间发生的低血压通常与脱水、过度超滤(脱水量设置过大)或心脏功能不佳有关。
⚠️如何发现?
尤其在起床、站立时突然发作(体位性低血压)。出冷汗、面色苍白。乏力、嗜睡,声音微弱。肌肉抽搐。
何时就医?
频繁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摔倒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干体重和降压方案。突然晕厥必须立即送医。
04、 通路问题:守护您的“生命线”无论是动静脉内瘘还是中心静脉导管,都是您的生命线,一旦感染或堵塞,后果严重。
内瘘的监测
摸:每天用手触摸瘘口,感受是否有 “震颤感” (像摸猫脖子)。
听:用耳朵或听诊器听,是否有 “沙沙声” (血管杂音)。
看: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脓点等感染迹象。
导管的监测
看:导管出口处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渗液、结痂。
感:有无发热、发冷等全身感染症状。
何时就医?
内瘘震颤/杂音消失或减弱,可能意味着堵塞,必须立刻联系透析中心抢救通路!通路局部或全身出现任何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避免菌血症的发生。
05、 其他重要警报
1. 发热: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烧,可能意味着严重感染,切勿自行服药,应尽快查明原因。
2. 出血:由于使用抗凝剂,肾友更容易出血。如出现牙龈频繁出血、皮肤大片瘀斑、黑便(像柏油一样)、呕血等,应立即就医。
3. 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可能是严重高血压或脑血管意外的表现,需紧急处理。
家庭应急行动清单
1. 备好应急包:内含透析相关资料、常用药物清单、医保卡、急诊联系方式。
2. 保持沟通:将透析中心的联系电话放在醒目位置,出现任何不确定的情况,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护士和医生会给您最专业的指导。
3. 学会记录:简单记录每日的体重、血压、饮水量及异常症状,复诊时带给医生看。
总结一句话:多一分警惕,就多一分安全。与您的透析团队密切合作,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能稳稳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祝您平安、健康!
本文仅为科普知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诊疗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