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正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以青海湖生态旅游圈为环、东南西北多带的“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其中“一芯”是指以西宁市为核心,完善省会城市旅游服务要素建设,打造集散中心和门户枢纽。
青海正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以青海湖生态旅游圈为环、东南西北多带的“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其中“一芯”是指以西宁市为核心,完善省会城市旅游服务要素建设,打造集散中心和门户枢纽。
与青海的其他州市相比,省会西宁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那么西宁该如何建设“一芯”?如何处理好“一芯”与“一环多带”的关系?
天气转凉后,拉脊山日出点燃了冬春旅游的第一把火,国庆假期以来前往拉脊山的游客超过4万人次。西宁市深知“爆点就是流量,流量就是人气”,持续关注拉脊山日出,加强与各媒体、平台的沟通合作,组织系列活动,持续引爆“又是为拉脊山心动的一天”等热榜话题。
根据行政村界线,湟中区只占拉脊山面积的一小部分,那么西宁为何如此重视这波“流量”?其中的答案,也正是西宁“一芯”如何建设的答案。
跳出西宁看“一芯”
“要建设好‘一芯’,就要明白为什么是‘芯’而不是‘心’。”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马海龙说,“这是因为作为首位度极高的省会西宁,一定要发挥好‘芯级’作用,不断增强生态旅游的‘芯级’动能。”
既然找准了“一芯”的定位,西宁就将事业打开、格局放大,以全局视野重新看自己,并开始思考:“青海有什么?西宁能为青海做什么?”
作为省会,西宁市要素集中优势明显。放大这一优势,西宁在引导资源要素加快聚集,打造全省国际生态旅游集中承载区的同时,不断加强区域协作,推进文旅交流,深化更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和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形象,共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马海龙表示,环湖各市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互补性强,区域合作潜力巨大。
近期,围绕秋冬季旅游共推,西宁市整理涵盖青海湖、互助北龙山等秋冬精品旅游资源147项、瞿昙寺等人文古迹和红色旅游景点37处、热贡艺术及剧目等民俗演艺资源35项,拉脊山日出成为“冬沐暖阳”旅游网红场景,西宁两次上榜十大旅游热门目的地。
西宁还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发挥东西部协作、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历史机遇,统筹实施引客引流、智慧文旅、基础提升等行动。签订“四省十二城”合作备忘录,与上海、南京等城市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对接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深化入境旅游,赴浙江杭州、无锡、天津等地开展宣传推介,举办南京西宁文化旅游周、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等活动。而在这些推介活动中,西宁打出的第一个旅游品牌是“大美青海”,其后才是“清凉夏都”“丁香之城”“雪豹之都”等西宁文旅品牌。
加强省会引领、强化省会担当,西宁市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始终牢记这一点,在“一芯”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青海的就要宣传好,是青海的就要推介好,让“一芯一环多带”共建共享共联共通,让青海的生态旅游更加丰富、立体,才能真正发挥好不断增强旅游辐射和“芯级”驱动能力,切实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
认识西宁懂“一芯”
明确了西宁能为青海做什么的同时,西宁也在全力分析自己有什么?怎么最大化放大自身优势资源的价值?
根据《西宁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未来三年,西宁市将在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进程中,持续完善机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交通客流集散便捷、生态资源主客共享的旅游集散中心;业态体系健全完善、产品供给丰富多样的文旅消费中心;要素保障齐全完备、资源发展互嵌融合的生态旅游产业中心;高原生态文明凸显、多元文化传承弘扬的文化中心。
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西宁市以专业化标准、具体化措施,推动市场化建设、融合化发展,不断提升“一芯”集散功能。
西宁市引导资源要素加快聚集,围绕“西宁+”,构建一主六辅的省内支线航空客运体系,2024年共开行29列旅游专列,新开通茶卡、青海湖等7条旅游客运班线,推出12条城乡公交旅游微线路、6条以西宁为集散地的环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构建联通省内、服务周边的“1+7+N”集散体系,即以西宁市机场、火车站、客运站为中心、组合7个县区客运集散点以及17个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形成游客集散服务体系……“一芯”的交通客运承载能力和产业引领能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结合旅游市场变化,西宁市的集散功能正由传统人流集散转变为信息数据集散、服务功能集散。西宁与携程共建市文旅产业服务中心,形成市场端、数据端、服务端功能集成与整合,玉树、海西、海南等市州10余场农文旅商推介活动在西宁成功举行。不仅如此,作为旅游集散中心,西宁日益承担起全省生态旅游服务总台、青甘环线服务咨询维权总站功能,“芯”级服务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聚焦在全省旅游发展中的“一芯”定位,西宁锚定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目标,既深思自我、深挖潜力,又强化以省会“一芯”服务保障全省“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的职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写下“一芯”建设的西宁注脚。
创新西宁强“一芯”
从年初的社火展演,到后来下南关街、豹街的爆火,再到最近的拉脊山日出火爆出圈,这一年西宁市文旅市场带来的惊喜一波接着一波。可以说,在“一芯”建设的过程中,西宁市不断进行新的尝试,让西宁文旅市场多元化发展,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西宁市的几场演唱会引爆全城,带来巨大网络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客流量,“文旅+演艺”的创新模式大获成功。这样的模式,也让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看到了年轻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的多元选择。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魁久说:“近年来,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助力市民品质生活’党建品牌为引领,发挥产业优势、强化国企担当。”
持续打造“在西宁”文化品牌IP,不断探索新的消费模式和文旅产品供给。西宁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成功举办“在西宁”说唱之夜、摇滚之夜,“在西宁”郎朗钢琴音乐盛典等文化活动,有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以“音乐+”构建城市文旅消费新模式,用实际行动让西宁文旅市场变出新花样。
“秋冬能办演唱会吗?”西宁想试一试。于是,11月17日的演唱会拉开西宁秋冬文旅活动的序幕,秋冬季文旅活动嘉年华、甘河城市郊野公园冰雪嘉年华、云谷川印象小镇灯光秀等秋冬重点活动,将带领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西宁、向往西宁。
另一个成功的探索是打造特色文旅商贸街区。今年,西宁在32个主要街区集中开展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展民俗、享优惠、同欢乐”促消费活动,文艺演出、“花儿”快闪、民俗巡游、非遗展演等富有河湟文化韵味的文旅活动轮番上演,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日日有精彩”的热闹场面,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新场景、新玩法和新体验。城北区豹街·西海路美食街更是以“美食一桌菜”“夜游经济集中区”“旅游购物集中区”等为切入点,依托“趣浪城北·春日涟漪”——民俗巡游、现代DJ、经典戏曲等综合性活动,开街即爆火。
西宁是青海旅游的第一站,作为“一芯”需要展现极强的吸引力,让更多客流量来到青海。为此,西宁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题,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在以创新推动文旅活力,让青海常来常新,让西宁常具魅力。
编辑:韩丽萍;
来源:青海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