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得带状疱疹的人越来越多?美国专家提醒:3种习惯尽量少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9:42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70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怎么感觉现在得带状疱疹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少人看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不是老年人才得的吗?怎么我身边三四十岁的人也开始中了招?”

别急,这可不是你的错觉。带状疱疹的确越来越年轻化,也越来越常见。

说带状疱疹多发,我们不是危言耸听。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公布的数据,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感染带状疱疹,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更令人吃惊的是,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感染比例正逐步增加。带状疱疹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它已经盯上了免疫力波动的年轻人。

为啥会这样?医生们的说法很一致:生活习惯变了。

很多人以为带状疱疹是皮肤病,其实它的根源在神经。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小时候得过水痘,这种病毒就潜伏在你体内,等到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它就会“复活”,从神经里钻出来,沿着神经分布在皮肤上发作,形成一串串水泡,成片蔓延、剧烈疼痛

有人形容那种疼是“刀割火烧一样”,还有人因为疱疹后神经痛,疼了几年都没缓过来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和疾控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指出,以下这3种生活方式,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带状疱疹,尤其是年轻人,不可不防。

1. 长期熬夜、压力大

你以为你“扛得住”,其实身体已经悄悄亮起红灯。

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焦虑,会让身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皮质醇水平升高,免疫功能持续被压制。这就给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创造了机会。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显示,慢性压力人群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提高了约32%

别再熬夜拼命了,病毒可不会顾你加班多。

2. 频繁饮酒、抽烟

喝酒、抽烟不仅是心血管的敌人,对免疫系统也是沉重打击。

尼古丁和酒精会破坏免疫细胞功能,降低身体识别病毒的能力。美国国家毒品滥用研究所(NIDA)指出,长期吸烟者的带状疱疹发病率比非吸烟者高出20%以上。

特别是“社交式饮酒+应酬式抽烟”的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一旦遇上感冒、压力、疲劳等诱因,就容易引发病毒激活。

3. 忽视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病患者,免疫力常年处于低位状态。若平时不重视控制病情,很容易被“沉睡”的病毒偷袭。

尤其是正在接受激素类药物、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感染带状疱疹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别拿“我还年轻”当护身符,病毒不认年纪,只认免疫力。

不少人得过带状疱疹后觉得“熬过去就好了”,但真正的麻烦在后面。

有约10%~18%的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这种后遗症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疼痛剧烈,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越早治疗、越年轻发病,神经痛的风险越高。所以年轻人千万别轻视这场病毒“复仇”。

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自行康复,但在一些免疫力极低的患者中,比如老年人、癌症患者、艾滋病人等,带状疱疹可能会引发脑炎、肺炎、视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美国有研究指出,带状疱疹相关并发症的住院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高达10%以上。

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已在多个国家广泛使用。

中国国家卫健委也明确指出,50岁以上人群可以自愿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尤其是有基础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优先考虑。

美国则建议50岁以上所有成年人都应接种疫苗,接种两针后可提供90%以上的保护率。

疫苗不是“铁布衫”,但可以为你挡掉大部分攻击。

带状疱疹不是老年病,它已经盯上了身心俱疲的中青年人。很多人觉得只是“起疹子”,但背后的神经损伤、慢性疼痛,才是最可怕的后果

不是所有的“扛一扛”都能过去,身体发出的信号别再忽略。

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作息、规律的锻炼、疫苗接种,才是预防的根本。

别等病毒找上门,才后悔没早做准备。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管理的通知》.2023年发布.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福布斯》杂志:为何带状疱疹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常见?(2024年发布)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压力与带状疱疹风险之间的关联(2022年)

来源:老年病科安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