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故宫还给我家”!多尔衮10世孙火车站大闹,要求国家归还故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09:50 2

摘要:2005年,火车站里闹起了不大不小的一出“清宫闹剧”。一个身穿黄袍、拖着鼠尾辫的男子,竟然冲着售票口的工作人员横眉冷对,口气大到让人替他尴尬:“敢拦我?小心我赐你死罪!”你敢信?咱中国的铁路网,居然真有人自称大清王爷,要插队买票,还一副皇恩浩荡的样子。围观的群

2005年,火车站里闹起了不大不小的一出“清宫闹剧”。一个身穿黄袍、拖着鼠尾辫的男子,竟然冲着售票口的工作人员横眉冷对,口气大到让人替他尴尬:“敢拦我?小心我赐你死罪!”你敢信?咱中国的铁路网,居然真有人自称大清王爷,要插队买票,还一副皇恩浩荡的样子。围观的群众全乐了,这年头,神经病院的门怕不是没关好,大清亡这么多年,咋还能遇上“王爷”来赶火车!

说起这个“王爷”,其实他大名叫周佑钱,自个还特地给自己加了一个“爱新觉罗·州迪”的名头,说的挺溜,非要折腾出点皇族风范。他还说自己不是别人,正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第十世孙,溥仪的表弟,怎么听怎么觉得悬得慌。可事实这玩意儿就是比小说邪门,杭州火车站的售票员还真就被他气得直冒汗,不知道是应该报警还是该叫精神科。

当然,他的“王爷范儿”不是一天练成的。周佑钱的家在广州,却仿佛活在另一重空间。家里不摆电视,不讲新潮,反倒一屋子“仿古宝贝”:木榻雕花,铜镜成对,角落里水盆水温都得照老法子调,书画器具排得比故宫还讲究。这要是外人进屋,说不定真会以为闯进了哪个博物馆的清宫复刻场。

这些古怪的生活细节,全赖他那位自封皇帝的父亲。当年,这位“皇阿玛”严厉地告诉小周,咱们家背后可有大来头,说到底就是皇室血脉。家里所有的仪式都得一板一眼走老规矩:小周叫他阿玛,叫母亲叫额娘,哪怕日常一顿饭,都非得按祖宗礼节,整得像清宫戏拍摄现场。他父亲甚至扬言:“故宫本是我们家的地盘,不还回来那可说不过去!”想想挺有画面感,楼下街坊吆喝着买菜,他们家却在屋里念戏文、讲“圣旨”,像是守着早该翻篇的皇家梦。

其实如果真去琢磨周佑钱心里的那股执念,也许有点像你我身边固执的老人,总觉得家里祖上阔过,错把前尘往事当现世本钱。只不过,轮到他这代人,历史已经颠了个,皇家威风就像一件褪了色的龙袍,穿在身上,不是荣耀,反倒是一种奇怪的隔阂。

说来也怪,这种“活在过去”的家庭,很像一种时代的倒影。周佑钱小的时候,父亲常用半真半假的家族故事当催眠曲,说什么清朝一夜亡国,是老天爷不公。小周也信;他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止是家里多几样古董,而是“胸口碎大石”一般的使命感。学校课间别的同学逗蛐蛐,他却背宫廷礼仪,小脑袋时刻想着家族的隐秘身份和“被偷走的荣耀”。

但到了社会上,世道可没按清朝那一本剧本走。做生意赔过本,办过杂货铺赔得精光,干啥都别扭。他的“皇室招牌”非但没带来便利,反倒成了笑柄。亲戚朋友见着他换个名字,纷纷摇头,“亏你还聪明一世,咋就被这些老皇族的故事给催眠了呢?”但他偏不听,逢人便递上自己的名片,爱新觉罗·州迪,还要写明溥仪表弟,多尔衮十世孙。人家以为他练的是“行为艺术”,他却一脸郑重。没人知道,他从一开始,就没觉得是在闹着玩。

2005年火车站那场“大清插队风波”,其实不过是他诸多出格事件里最热闹的一桩。他坚持自己买票不用排队,售票员忍着气讲规矩,他就呵斥“小心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周围好事者扎堆围观,手机都举起来拍视频,瞬间成了网络热议的城市传说——据说那一天,“王爷”气到脸红脖子粗,工作人员差点报警,最后还是他自己闹累了被亲戚拖回去。

说来,一桩闹剧,却像一面镜子,把那段早已模糊的历史投影到嘈杂的现代社会。谁都知道,封建王朝早改朝换代,现如今讲身份、讲血脉,已经沦为传说。可在周佑钱的认知里,时代变了,家族的记忆却像一根死结,死死拽在心里。他没法彻底走出来,也不想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周围的邻居和熟人,最开始往往是好奇。谁都愿意招惹点奇人异事和谈资。大家背地里议论:难道真有“后宫遗孤”混迹民间,等着一朝“拨乱反正”?还是说,他只是精神出了问题?没人能说得准。偶尔,地铁里还有人碰见他,打扮一如既往,身边跟着一群“家臣”似的年轻人。他自称在推广故宫文化,还拉人参加自家“祭祖大典”,但热闹不过三天,乡亲们渐渐没了兴趣。

其实现实生活里,这样的“皇族后裔”并不少见,藏在大城市或者乡村里,或张扬,或沉默,各有各的执拗。有人选择融化进日常烟火,有人则活成了流动的“清宫剧”。不过像周佑钱这般“正统官宣”的,却是稀罕货。他的执念,是自尊?是躲避现实?还是对流逝时光的徒劳抓挠?我们也说不清。

偶尔想想,他的故事带着点滑稽,却不全是笑料。毕竟对于生活,他的挣扎和倔强,同样有某种怜惜。小时候被父亲一口一个“皇室荣光”喊着长大,换成别人,可能就真的信了命。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与现实错位的坚持,有点像雨后的旧城廓影,荒唐,但也动人。

他今后会不会回归平凡生活?大清的“王爷”们是否早已消融在烟火日常?谁知道呢。或许历史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它从不会真的过去,在某个不经意的旮旯,总有人还在自言自语地扮演着旧日的角色。我们会笑他、议论他,其实也等于用别人的执着回头打量了一遍自己的真实。

如果哪一天,你在火车站碰巧遇见一个斜披黄袍、口念“赐你死罪”的人,还真别急着一笑置之。你问他,大清王朝的牌面,到底哪里还在。他或许会微微一愣,愣完之后,拍拍身上的尘土,依旧打着鼠尾辫,缓缓走进人流里,不告别,也不回头。

来源:在街巷穿梭探寻着烟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