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精耕“土特产” 捧牢富民“金饭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8:59 1

摘要:一畦田地育千般风味,一方水土酿百味乡愁。近年来,永靖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潜力,通过政策扶持、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举措,加快本地“土特产”升级为富民“金饭碗”,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以特色促产业、以品牌强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畦田地育千般风味,一方水土酿百味乡愁。近年来,永靖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潜力,通过政策扶持、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举措,加快本地“土特产”升级为富民“金饭碗”,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以特色促产业、以品牌强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湟水河畔的西河镇万亩高原夏菜基地,甘蓝、散花、莴笋、西蓝花等蔬菜长势喜人,农户们穿梭田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繁忙景象。凭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优势,为高原夏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镇以“一镇一业”为发展目标,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产业延伸“的创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以前光种大白菜,现在种高原夏菜,今年我种了1亩甘蓝、2亩菜花,按照今年的行情,也能卖个好价钱”。西河镇农民司德良算起增收账,脸上洋溢着笑意。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西河镇创新打造了”党建+育苗基地+冷链配送+种植农户+政策保险“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建成现代化育苗基地、冷链配送中心和12座保鲜冷库,总存储能力达1.3万吨,形成了完整的”育苗—种植—储存—销售“产业链条。带动当地600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不止于菜篮子,永靖的“土味”名片正加速“出圈”。关山百合、刘家峡草莓和刘家峡虹鳟鱼、小岭乡手工刺绣、杨塔乡小杂粮、红泉镇黄芪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土特产”正从田间地头走向城市餐桌、旅游市场和电商平台。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永靖县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培育特色农副产品,推动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目前,永靖百合、黄芪、小杂粮等2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3款农特产品完成“甘味”品牌授权。

与此同时,电商直播、文旅融合为“土特产”插上腾飞翅膀。在永靖县电子商务孵化园,主播们通过短视频平台推介百合、黄芪等特色产品,日均发货量超6600单。在黄河三峡旅游景区,农特产品展销馆吸引大批游客驻足选购,实现“土味”与“文旅”双向赋能。

“小特产”撬动“大产业”。2025年上半年,永靖县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3.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3.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2.6元,增幅6.2%。下一步,永靖将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土特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品牌化迈进,真正把“金饭碗”端稳、端牢、端香。

来源:永靖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