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AI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摄影领域的冲击更是如此,远的不说,就说在AI加持下,手机拍摄性能越来越强大,即使是不懂摄影的普通人,也能用手机拍出效果不错的照片,这就让摄影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技能了。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AI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摄影领域的冲击更是如此,远的不说,就说在AI加持下,手机拍摄性能越来越强大,即使是不懂摄影的普通人,也能用手机拍出效果不错的照片,这就让摄影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技能了。于是就有了“摄影这个职业,还能干多久?”的讨论。
或许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正在成为摄影行业焦虑的真实写照。打开抖音,可以看到关于“手机摄影”相关话题播放量早已突破千亿次级别,而另一边,不少影楼却正默默关门大吉。据行业报告,2023年全国影楼数量锐减了17%。以成都为例,某摄影连锁门店一年内从6家缩减至1家,员工由30人锐减至5人;而广州天河区一位摄影师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接单为0”的一个月工作记录,引起不少人的共鸣。而与此同时,手机摄影却呈现“碾压式崛起”之势——全球每天有超过27亿张手机照片被拍摄,普通人拍摄成本几乎归零,只要拿出手机、对准目标、按下拍摄键,照片就自动处理、美颜、滤镜、构图一键完成。
“你还记得上次花钱请摄影师是什么时候吗?”
更真实的冲击来自一线从业者。某三线城市婚纱摄影师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曾经风光无限,单个订单能做到8000元以上,如今却普遍跌到2000元以内,“不接还饿肚子,接了没利润。而如今的iPhone、华为旗舰手机拥有超过5000万像素、RAW格式支持、四镜头协同拍摄、AI算法摄影,在弱光、逆光、运动场景下的表现几乎不输相机。这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已经到来
那,不禁让人想到,专业摄影还有出路吗?
在面对这种生存压力的冲击下,不少人认为专业摄影已无用武之地。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份Getty Images的商业摄影报告却指出,高端商业摄影的报价在过去两年竟逆势上涨了43%。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摄影行业的进化正在悄然发生。因为在现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大家对高质量画面的需求持续上升,专业摄影正在从大众市场转向高价值的定制市场,催生出更细分、更专业的拍摄需求,营造专业摄影的不可替代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参考。
策划能力
普通人拍照往往“想到就拍”,零碎且缺乏主题。而专业摄影要有故事策划能力,能够构建连贯的画面故事。就好比拍摄儿童,一般用手机拍的都是生活中的某一处,某一点,又或是各种“表情包”,而专业摄影就会策划拍摄一整套的“成长纪录”。
控光能力
现在手机拍摄的强大主要是基于它的算法,它的拍摄都是通过算法处理,所以基本上都是大差不差,但拍多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而相机是光学摄影,这也是摄影的本质原理所在,要想区别于手机摄影,相机的专业摄影就要有强大的控光能力,在拍摄中通过布光、控光、调整色温、反光板运用,塑造出不同拍摄题材的情绪化光影效果,这是手机算法永远模仿不来的。
观察能力
同一场景,普通人拿着手机连拍几十张,可能没有一张可用的,也可能还有几张“还行的”,拍摄全靠运气,而专业摄影要有区别于普通人的画面观察能力,更要有一张定胜负的底气,知道什么时机、什么角度,能把情绪、氛围、人设一次性定格。
版权意识
手机拍照基本都是生活分享,获得周围人的肯定,并不需要有其他营利的想法,而专业摄影需要有图片资产运营思路,通过与图片网站签约、授权平台分发、品牌合作等方式,获得图片版权收益。数据显示,签约摄影师年收入曲线正在稳步上升,少部分人通过售卖自己拍摄的照片年入可超几十万。
当人人都有了拍摄工具后,“摄影服务”不再是简单拍照输出那么简单了,而是内容、想法与价值的输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文章开头所说的问题,因为手机拍摄导致的专业摄影生存空间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总之就是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从事摄影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行业里发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来源:一萱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