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板疯狂内卷:某餐饮连锁创始人自曝“每天工作18小时”,既要直播带货又要跑供应链;浙江服装厂老板为抢订单,带高管集体考“直播运营师证”。网友调侃:“以前看老板开豪车,现在看老板开滴滴。”
“以前是员工求老板涨薪,现在是老板求员工加班”现在的公司是老总努力
现象直击:老板的“求生欲”VS员工的“躺平学”
老板疯狂内卷:某餐饮连锁创始人自曝“每天工作18小时”,既要直播带货又要跑供应链;浙江服装厂老板为抢订单,带高管集体考“直播运营师证”。网友调侃:“以前看老板开豪车,现在看老板开滴滴。”
员工反向摸鱼: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年超60%职场人拒绝“非必要加班”,准时下班率同比提升23%。90后程序员小张坦言:“老板焦虑是他的课题,我的KPI是保住头发。”
管理逻辑剧变:海底捞试点“员工给店长打分”制度,胖东来取消“全员销售指标”。管理学教授指出:“当狼性文化失效,企业正在为过去的透支买单。”
谁在逼疯中国老板?
这场角色倒置绝非偶然,三大推手正在撕裂传统职场:
1. 经济寒冬传导:企业利润普遍缩水30%-50%,老板不得不“全员销售”。某制造业老总苦笑:“我签100万订单,才能发得起20人工资。”
2. Z世代觉醒:00后整顿职场再升级——拒绝画饼、警惕PUA、精通劳动法。HR吐槽:“面试时问我‘贵司裁员赔偿标准’的比问薪资的还多。”
3. 数字化倒逼:抖音同城战、私域流量运营、AI替代危机…老板必须跑得比算法快。深圳电商老板自嘲:“白天当CEO,晚上当KOL,半夜学ChatGPT。”
拼命老板是好是坏?
支持派:浙江商会副会长直言:“肯低头的老板才是真企业家!我见过富二代凌晨搬货,富太太直播到嘶哑,这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批判派:职场博主@馒头是只狗犀利点评:“如果战略失误靠老板拼命弥补,和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打工人有什么区别?”
折中派:管理咨询顾问建议:“老板冲锋≠健康模式,需警惕‘悲情创业’陷阱。健康的企业应是方向盘(老板)和发动机(团队)各司其职。”
破局启示录
企业:学小米推行“去总化”,字节跳动试点“AI中层”,用组织革新替代个人英雄主义。
打工人:豆瓣“反内卷联盟”30万人共识:不把老板焦虑转嫁自身,但要守住“专业价值底线”。
政策:上海试点“企业家心理援助热线”,广东出台《过度劳动认定标准》,从制度层面缓解畸形内耗。
重新定义职场文明
当“老板拼命”成为新常态,我们或许该思考:真正的企业活力,不该是老板的独角戏,而应是让员工有安全感地创造价值。毕竟,健康的经济生态,从拒绝“所有人卷向深渊”开始。
来源: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