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流感仍是当前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
愉快的假期余额即将耗尽
开学后孩子们由于
聚集、作息调整、环境变化等原因
病毒也到了“派对”时间
下面就介绍几种
家长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流感仍是当前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
消化道传染病
最常见的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多样儿童感染后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如手足口病和水痘等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为发热(38℃左右),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口腔会出现溃疡。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学龄前儿童多见。症状为低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约90%都会感染。
西安市第三医院儿科孙大庆主任提醒您:开学后要做好有效预防
1.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的习惯;家长自身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也需洗手。
2.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的措施。形成“家庭免疫屏障”。
3.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并立即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应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这既是保护孩子,也是保护他人。如确诊传染病,应遵医嘱进行隔离。例如,水痘患者需隔离至全身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两周;手足口病患儿需居家隔离至全部症状消失后7日。
愿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开启新学期的旅程!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