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2 岁的老吴,去年体检时查出梅毒,当时滴度 1:32,还伴有生殖器部位的红疹。医生马上给他安排了青霉素治疗,连续打针 3 周后,红疹逐渐消退,复查滴度降到 1:8。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数值慢慢降到 1:2。
42 岁的老吴,去年体检时查出梅毒,当时滴度 1:32,还伴有生殖器部位的红疹。医生马上给他安排了青霉素治疗,连续打针 3 周后,红疹逐渐消退,复查滴度降到 1:8。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数值慢慢降到 1:2。
问题是,最近两次复查结果一直停在 1:2,始终没转阴。老吴心里很纠结:
没症状了,算不算“治好”?滴度没转阴,会不会还有传染性?和妻子同房,到底安不安全?其实,这种情况在梅毒患者里很常见,关键是要分清几个概念。
很多人以为梅毒治好就必须滴度转阴,其实不对。医生通常会分成两种情况: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比如生殖器红疹、皮疹、淋巴结肿大都退了,没有出现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并发症。像老吴这样,红疹没了,身体也没不适,已经算临床治愈。血清转阴:血液检测不到梅毒螺旋体的指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转阴,有些人治疗规范后,滴度降到很低(1:2 或 1:4),之后就一直稳定不再下降,这叫“血清固定”。只要排除了神经梅毒,滴度半年以上保持稳定,也属于临床治愈。简单说:梅毒的“治好”,主要看症状和滴度是否稳定,而不是必须转阴。
能不能同房,不能光看“治好了”,还得满足两个条件:
滴度稳定在低水平必须降到 1:2 及以下,并且连续两次复查(间隔至少 3 个月)都保持不变。如果滴度还在下降阶段(比如 1:8 → 1:4),或者刚到 1:2 但时间太短,都不算稳定,此时仍可能有传染风险。
排除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可能藏在神经系统里,即便血液滴度很低,也可能残留。因此同房前最好做一次脑脊液检查,确保没有神经梅毒。
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以在防护措施下恢复同房。但注意即便满足条件,也必须全程使用安全套。因为在抵抗力差时,仍存在极低的传染可能。
就算医生说可以同房,也别掉以轻心,这两件事必须落实:
先让伴侣做检查梅毒有潜伏期,可能没症状但已感染。在恢复同房前,最好让伴侣做梅毒抗体和滴度检测。如果伴侣是阴性,说明没感染,今后同房要注意防护;如果伴侣阳性,必须夫妻一起接受治疗,直到滴度稳定前都不能同房。
坚持定期复查治愈后也要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滴度。一旦滴度突然升高,比如从 1:2 升到 1:8,说明可能复发,要立即停房事并再次治疗。滴度长期稳定,才能放心在防护下维持夫妻生活。
梅毒治疗后没转阴,并不等于没治好。只要症状消失、滴度长期稳定、排除了神经梅毒,就可以算临床治愈。在这种前提下,夫妻同房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做好防护,并且定期复查。
别自己盲目判断,具体情况还是要和医生确认,因为每个人病程不同,方案也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梅毒诊疗指南(2020 年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0-06
[2] 《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预防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03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