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聚焦“一核三重”产业布局 构建“行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6:53 2

摘要:锡林郭勒盟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聚焦“一核三重”(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构建行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优化,推动产业与就业协同共进、同向发力,促进

锡林郭勒盟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聚焦“一核三重”(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构建行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优化,推动产业与就业协同共进、同向发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聚焦新型工业化

强化产业带动就业新引擎

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培育壮大现代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绿电+先进载能、新型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坚持强链、建链、延链,谋划引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稳步推动工业园区发展,建立工业企业服务对接机制,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在产业升级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2025年,征集工业企业就业岗位2859个,实现第二产业新就业2576人。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并跟进做好岗位归集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布“有活没人干”岗位清单5453个岗位,发布“有人没活干”人员清单8873人,促进供需精准有效对接。

聚焦现代化农牧业

拓宽乡村振兴就业新渠道

围绕打造锡林郭勒羊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带、奶业和特色乳制品基地等农牧产业布局,谋划引进一批肉牛精深加工、乳制品精深加工等项目21个,培育一批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产业化联合体,开发一批适合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等群体就近就地就业岗位。2025年,通过乳业、肉牛、肉羊、马铃薯、玉米、羊绒、草业等领域66个项目,带动就业1000人。依托产业联结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普通农户,新认证家庭农牧场368个,家庭牧场、合作社达到4952个,带动就业12586人。进一步深化区域劳务协作,在京蒙劳务协作基础上,与周边盟市及呼和浩特市建立“6+1”劳务协作机制,全盟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跨区域转移就业44847人,其中脱贫人口2155人。加大农牧、林草等领域31个工程建设项目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提高以工代赈吸纳当地劳动力比例,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9390人(其中,内蒙古户籍7592人),发放劳务报酬金额6583.784万元,不断拓展就近就地就业空间,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

聚焦现代服务业

激发消费市场就业新活力

推动现代服务业就业扩容,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仓储、商务服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健康、养老、物业、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容提质,开发就业征集岗位5480个,为重点群体和各类用工企业搭建有效对接平台。以文旅产业集群精准布局,依托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重点打造构建浑善达克沙地旅游、马主题旅游、草原生态旅游、农牧文旅融合、边境旅游等五大旅游产业集群,深度挖掘文旅就业岗位,有力带动就业增长。结合承办全区草原那达慕和举办蒙古马超级联赛等重点文旅活动以及建设乌拉盖九曲湾景区、牛奶湖、99号公路等重点旅游景区,持续激发文化、旅游、体育、演出等新型消费潜力,体旅融合促进就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加快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搞活街区市场、门店商铺、夜间经济、直播带货,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从事多元职业、发展副业创业。2025年上半年,全盟累计接待游客866.14万人次,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3200余个,带动就业人数达3700余人,实现第三产业新就业8361人,占城镇新就业比重达到76.3%。

聚焦新兴产业

开辟多元就业新空间

聚焦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着力加大就业岗位释放力度,并开发归集发布岗位1824个,强化供需对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支撑。引进培育一批短视频分享、网络直播、物流配送、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家政服务等互联网平台企业,鼓励劳动者通过平台实现灵活就业、兼职就业、创新创业。全盟平台企业公司机构314家,实现依托平台就业的劳动者达到7172人。持续实施“创业锡林郭勒行动”,构建培训、服务、孵化、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举办第八届“锡林郭勒杯”创业创新大赛,全盟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99个项目参赛。成立“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开设低空领域相关专业,培养低空经济适航领域、立体交通网领域的急缺人才。按照“市场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优先布局支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专业,2025年,全盟4所中等职业学校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食品安全与检测等14个专业,为市场输送更多发展所需的实用人才。

供稿: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综合处 宣传中心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