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26 日,一则令人震惊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多位青岛网友发视频称,青岛中山公园小西湖凉亭发生垮塌!视频中,凉亭的亭檐处出现了明显断裂,随后,整个顶部轰然垮塌,现场冒起白烟,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8 月 26 日,一则令人震惊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多位青岛网友发视频称,青岛中山公园小西湖凉亭发生垮塌!视频中,凉亭的亭檐处出现了明显断裂,随后,整个顶部轰然垮塌,现场冒起白烟,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8 月 27 日,记者致电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所幸的是,并未造成人员受伤,而具体情况仍在紧锣密鼓地调查中。
中山公园小西湖的凉亭,可不是一座普通的亭子。它规划建设于 1923 年,百年来,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承载了无数青岛人的夏日休闲记忆。它曾多次进行过翻建、整修,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青岛人一代又一代的成长。2024 年,凉亭出现了倾斜,因存在安全隐患,被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 C 级。同年 8 月 2 日起,由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其部分结构立柱及装饰木板进行了修缮,对瓦片进行了更换粉刷,并于 9 月 30 日修缮完毕,10 月 1 日起面向市民游客开放。
凉亭垮塌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有建筑专家指出,百年建筑的维护不仅需要表面修缮,更应注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评估,尤其是木质结构的防潮、防腐及承重能力。网友“老青岛”晒出上世纪80年代凉亭的老照片,对比垮塌前的影像,感叹道:“当年的榫卯工艺扎实耐用,如今部分替换的现代材料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与此同时,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回应称,此前修缮严格按图纸施工,并提交了验收合格报告。但部分市民质疑:验收环节是否流于形式?为何短期内出现如此严重的结构性破坏?当地住建部门已介入调查,承诺将公开检测数据,追溯施工各环节责任。
历史学者王振华在采访中提到,中山公园的凉亭群是德式建筑与中式园林融合的典范,其保护应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不能只追求外观焕新,而忽略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他建议引入第三方文物修复团队参与后续重建。
有市民表示,从自己记事起小西湖凉亭就一直存在,几十年来经历过多次整修、翻建,没想到这次刚修好不到一年就完全垮塌,实在是让人费解。而对于青岛人来说,小西湖凉亭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的寄托。它是夏日里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是情侣们漫步谈心的浪漫地。如今它的垮塌,让许多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目前,现场已封闭,正在组织修复。青岛市级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也发布情况说明,表示工作人员提前发现凉亭裂缝及时疏散了现场游客。后续相关部门究竟会给出怎样的调查结果?修缮工作又将如何进行?这座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凉亭能否再次重现往日的风采?我们将持续关注。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查明原因,给青岛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让这座有着特殊意义的凉亭早日恢复生机,继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好。
来源: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