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词源上来看,该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80年代,其本义是指“对……吹胡子瞪眼睛”,也就是用严厉或傲慢的表情打压某人(bear down sb with stern or arrogant looks)。
browbeat 英 [ˈbraʊbiːt] 美 [ˈbraʊbiːt]
SAT GRE
Browbeat 是本周《经济学人》(2025年8月23日刊)标题为“Donald Trump’s fantasy of home-grown chipmaking”一文中出现的一个单词:
He has threatened tariffs on chip imports, and may try to browbeat firms such as Nvidia into using Intel to make semiconductors for them.
从拼写上来看,不难发现 browbeat 一词就是由熟词 brow (眉毛)+ beat (击打)双拼而来。
从词源上来看,该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80年代,其本义是指“对……吹胡子瞪眼睛”,也就是用严厉或傲慢的表情打压某人(bear down sb with stern or arrogant looks)。
从这个概念出发, browbeat 进而引申指“恫吓、威逼、吓唬”,常用搭配 browbeat sb (into doing sth) 侧重指声色俱厉地恐吓或威胁某人以迫使其做某事,通常使用气势汹汹的表情以及专横、傲慢、轻蔑、无礼或辱骂性言词让人感到害怕、不安或羞耻,从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强调精神上的霸凌,或者说心理上的压制和威慑,而非身体上的暴力。比如:
威逼他屈从browbeat him into submission她被吓得沉默不语。
She was browbeaten into silence.他胁迫下属们接受那个有缺陷的计划。
He browbeat his subordinates into accepting the flawed plan.
那么回到上面《经济学人》的句子,其句意也就是说:他威胁对进口芯片加征关税,还可能试图威逼英伟达等公司使用英特尔的芯片代工服务。
来源:学无用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