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统计局深耕农业统计一线,以精准数据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7:16 1

摘要:年初以来,铁力市统计局锚定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引擎,聚焦农业统计主责主业,秉持“服务在农民的田间地头,脚上有泥,数据才准”的工作理念,通过“靶向培训+一线调研”双轮驱动,让统计数据扎根黑土地、映照丰收景,持续发挥统计数据“晴雨表”“指南针”作

年初以来,铁力市统计局锚定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引擎,聚焦农业统计主责主业,秉持“服务在农民的田间地头,脚上有泥,数据才准”的工作理念,通过“靶向培训+一线调研”双轮驱动,让统计数据扎根黑土地、映照丰收景,持续发挥统计数据“晴雨表”“指南针”作用,为全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统计动能。

靶向培训强根基 织密基层统计“能力网”

“以前填报表总怕指标理解不准,现在听了统计业务骨干在田间地头结合咱镇玉米种植实例的讲解,心里亮堂多了!”刚刚参加完农业统计专题培训的双丰镇建国村统计员张永久,手里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

针对基层统计人员“懂政策、熟业务、会实操”的能力需求,铁力市统计局农业统计专业年初便制定了“分层分类、精准滴灌”的培训方案。上半年累计开展的5场次专题培训,不仅实现了8个乡镇、85个村(屯、社区)全覆盖,更创新采用“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现场推演”的模式——从《农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经济作物产量”等核心指标的填报规范,到黑土地上数据采集时“实际种植”边界,再到Excel表格中数据校验公式的实操应用,每一项内容都紧扣基层工作实际需求。

“培训后,我们村上报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准确率比之前要提高了,更能准确反应我们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果。”工农乡新一村统计员荣军的感受,道出了培训的实效。据统计,经过系统培训,全市基层统计报表按时上报率提升至100%,数据逻辑差错率降到了3%以下,为农业统计数据质量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一线调研摸实情 激活黑土地上数据“生命力”

“您这棚里的雪菊是什么品种?亩产大概能有多少?”盛夏时节,铁力市统计局农业统计专业骨干走进铁力市花香郦城花卉基地,裤脚沾着黑土,手里的记录本上详细标注着作物品种、种植密度、预计采收期等信息。他们常说:“脚上沾着多少黑土,数据就有多少分量。”

在强化业务培训的同时,更注重“纸上数据”与“黑土地实情”的精准对接,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耕地。今年以来,农业统计专业人员常态化下沉一线,累计走访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10余户。

“统计人员不光问得细,还帮我们分析哪种作物收益高,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地头。”铁力镇龙跃果蔬采摘园经营户笑着说。正是这份“脚下有泥”的执着,让统计数据带着黑土地的温度。通过“看、问、测、比”四字工作法,铁力市统计局不仅确保了源头数据的真实准确,更为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实打实的数据参考。

蓄力赋能向未来 夯实乡村振兴“数据基”

“农业统计不仅要算准‘收成账’,更要当好‘参谋员’。”铁力市统计局负责人刘卓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要始终把“服务在田间地头,脚上有泥,数据才准”的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农业统计工作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分析”全链条服务转型。

据悉,该局计划建立“季度培训+定期走访+随时答疑”的常态化指导机制,针对春耕、秋收等关键节点,把培训课堂开在黑土地边,让基层统计员在田埂上学业务、在实践中练本领;此外,还将聚焦全市“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的农业发展布局,定期发布《农业经济运行分析》,深挖黑土地上的数据价值,为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让高质量统计数据真正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金钥匙”。

从黑土地里的精准丈量到报表上的严谨核算,铁力市统计局正以“脚下有泥、心中有数”的扎实作风,为乡村振兴绘就着更清晰、更精准的发展蓝图。(付力 贾伟光 )

来源:东北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