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叔叔昨天傍晚吃完饭,悠哉悠哉在小区里遛弯,手里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嘴里还嚼着刚买的腊肠。他自言自语:“我这血压吃药控得稳稳的,吃点咸的没啥大不了。”旁边的邻居大妈好心提醒他:“吃降压药的人,少碰那些咸货吧!”王叔叔却笑呵呵地摆手:“哪有那么吓人,小意思啦!”可
王叔叔昨天傍晚吃完饭,悠哉悠哉在小区里遛弯,手里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嘴里还嚼着刚买的腊肠。他自言自语:“我这血压吃药控得稳稳的,吃点咸的没啥大不了。”旁边的邻居大妈好心提醒他:“吃降压药的人,少碰那些咸货吧!”王叔叔却笑呵呵地摆手:“哪有那么吓人,小意思啦!”可谁也没想到,这顿“随便吃吃”的夜宵,差点让他送了命。
到了晚上11点,王叔叔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喘不过气。家人吓得赶紧把他送进医院急诊室。医生一问饮食习惯,听说他吃了腊肠,眉头皱得紧紧的。王叔叔这会儿才后悔得直挠头,觉得自己太大意了。这事儿听着像个小插曲,可医生说,这种情况在高血压患者里太常见了,很多人根本没把饮食当回事。
降压药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帮你把血压稳住,管不了你吃下去的每口饭菜。医生反复强调,高血压患者有四类食物得敬而远之,不然降压药再好使,也挡不住血管出问题。很多人每天吃的这些东西,压根没意识到有多危险。下面咱们就来聊聊,这四类“雷区”到底是啥。
第一类,高盐食物,简直就是血压的头号敌人。像腌咸菜、咸鱼、腊肉这些,家家户户都爱吃,饭桌上常见得很。可你知道吗?100克腊肉的盐分就能轻松超过8克,吃一小块,钠含量就够你血压“炸锅”了。长期吃这些,血管壁会慢慢变脆,降压药效果大打折扣。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高盐饮食让心梗和脑溢血的风险高出近50%。所以,吃降压药的人,腌制品得尽量少碰。
第二类,西柚和柚子类水果,堪称降压药的“死对头”。很多人觉得吃水果健康,抓起半个西柚就啃,殊不知这东西能让降压药翻车。西柚里有一种叫呋喃香豆素的成分,会干扰肝脏代谢药物,导致药效暴增两三倍。血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人也跟着头晕眼花。美国心脏协会早就提醒,吃降压药的人,最好离西柚和柚子汁远点,至少吃药前后两小时别碰,保险起见干脆不吃。
第三类,高脂油炸食物,简直是血管的“下水道堵塞剂”。炸鸡、油条、薯条,吃起来香,可油脂堆在血管里,就像水管里积了厚厚的油垢。降压药再努力,也清不掉这些“垃圾”。研究显示,高血压加上高血脂的人,心梗风险比普通患者高两倍。尤其聚餐时,很多人觉得自己吃完加点药就没事,殊不知油脂会让药效大减,等于白吃。
第四类,酒精饮品,直接让降压药“歇菜”。有的人觉得小酌一口能放松心情,可酒精偏偏是个升压高手,还会加速降压药代谢。喝完酒再吃药,血压不降反升,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数据说得很清楚,中老年人每周喝三次以上酒,心梗风险高出30%。更别提有些人酒后立马吃药,心脏真扛不住这折腾。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降压药吃着就真得那么小心?医生给的答案很实在:只要你绕开这四类“雷区”,饮食上稍微注意点,降压药就能好好发挥作用。可要是啥都不管,想吃啥吃啥,血管迟早得出事。医院统计发现,90%以上的血管意外患者,平时饮食里都少不了高盐、高油和酒精。
医生还给了三招,帮你把血管保护好,让降压药事半功倍。第一招,每天记个饮食流水账,过一周看看自己吃了多少咸货、油炸食品和酒。如果连吃三天都超标,赶紧收手,换清淡的菜,少放盐和油。第二招,饭桌上多点蔬菜水果,西红柿、苹果、芹菜这些都行,但西柚和柚子得果断绕道。第三招,定期测血压,早晚各一次,自己记个小本本,血压波动一目了然。加上慢走、太极拳这些运动,血管健康就更有保障。
这事听起来简单,可真做起来得下点功夫。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还行,降压药吃着就万事大吉,结果一不留神就踩了坑。医生常说,血管健康不是一天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改掉的。每天少吃一口咸菜,多吃一口蔬菜,慢慢来,身体会给你好回报。
来源:天天在线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