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草木织绿又生金 书写生态经济新答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5:38 1

摘要: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西北部,贡格尔草原与浑善达克沙地交汇之处,达来诺日镇正书写着一部绿色发展的传奇。镇党委、政府以“生态优先、产业为基”的思路,带领牧民探索出特色种植带动生态改善、经济增收与产业升级的三重路径,让沙地长出“希望”,让牧民日子更有奔头。

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西北部,贡格尔草原与浑善达克沙地交汇之处,达来诺日镇正书写着一部绿色发展的传奇。镇党委、政府以“生态优先、产业为基”的思路,带领牧民探索出特色种植带动生态改善、经济增收与产业升级的三重路径,让沙地长出“希望”,让牧民日子更有奔头。

金莲花:草原上绽放的“金色希望”

今年,达来诺日镇锚定特色种植赛道,由政府牵线搭桥,联合农业科技公司将金莲花引入牧民草场。这种耐旱耐寒、喜凉湿的植物,在贡格尔草原的沃土中快速扎根,成了牧民眼中的“致富花”。罕达罕嘎查牧民塔拉是首批试种者,提起金莲花,他难掩喜悦:“以前野生金莲花零散少花苞,这次引进的种苗一株能结2~3个花苞,还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虽说今年是头一年试种、播种时间也晚,但每亩已经能增收600元,明年预计能涨到900元!”

金莲花的价值远不止观赏——它可入药、可做美容原料、还能开发成食品,形成了“种植+加工+多元应用”的产业融合模式。下一步,达来诺日镇计划扩大金莲花繁育与种植规模,通过“企业+牧户”合作模式,打造“金莲花”文旅品牌,让这朵金花成为牧民稳定增收的“金钥匙”,也为达达线如画风光再添亮色。

四翅滨藜:固沙先锋与“肉苁蓉套种新图景”

作为沙地边缘的乡镇,防沙固沙是达来诺日镇发展的“必答题”,而四翅滨藜正是当地选中的“生态答卷人”。它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同时还是一种盐碱地改良树种,被有些国家称之为“生物脱盐器”。弃耕盐碱地种植四翅滨藜后,盐碱度可减少到足以种植谷物的程度,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同时,四翅滨藜对于荒漠、半荒漠、山旱地来说,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优良饲料灌木。它的蛋白质含量高,其可饲性、产肉率与其他几种常见的饲料相当。同时四翅滨藜的生物量较大,尤其在冬春雪后不易被雪掩埋,从而可以提高牧区的抗“白灾”能力。而更值得期待的是,达来诺日镇已为四翅滨藜规划了“升级路径”——利用肉苁蓉的寄生特性,在其植株上接种肉苁蓉。

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市场价值高、需求稳定,且生长完全依赖寄主植物吸收养分,无需额外占用耕地。这种“四翅滨藜+肉苁蓉”的套种模式,既能让四翅滨藜继续发挥防沙固沙作用,又能依托肉苁蓉延伸产业链,大幅提升单位土地的经济收益,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麻黄草:防沙固沙的“药用卫士”

在达来诺日镇的防沙植物名单里,麻黄草是另一员“猛将”。

麻黄草天生耐旱、抗风沙能力强,成片种植后如同“绿色屏障”,能牢牢锁住流沙,有效遏制沙漠扩张,为镇域生态筑起防线。更难得的是,它兼具极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传统药用植物,麻黄草在医药领域需求稳定,市场销路通畅。

如今,达来诺日镇探索规模化种植麻黄草,力求解决沙地治理难题,并让牧民在家门口实现“治沙”与“增收”双收益:不用外出务工,只需参与麻黄草的种植、管护与采收,就能获得稳定收入,将生态保护做成富民产业。

沙葱:沙地中的“未来致富菜”与生态守护者

过去被视作“发展阻碍”的沙地土壤,如今在达来诺日镇有了新用途——种植沙葱。这种植物耐旱易活、营养丰富,天生适配沙地环境,成了当地探索“沙地变宝地”的新尝试。

目前,沙葱仍处于种植培育阶段,但已展现出“生态+经济”的双重潜力:从经济层面看,沙葱在市场上深受青睐,未来批量上市后,有望成为牧民增收的新亮点;从生态层面看,沙葱种植让牧民有了新的产业选择,减少了对传统放牧的依赖,有效避免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缓解草地压力,助力草原生态平衡。

从金莲花的“金色效益”,到四翅滨藜的“固沙+套种新规划”,再到麻黄草的“药用固沙双价值”,沙葱的“生态经济双重潜力”,达来诺日镇正以“一株植物带活一条产业链、改善一片生态”的思路,走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这里还将继续深耕绿色发展,让沙地持续焕发新生机,让牧民日子节节高。

来源:阿拉对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