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探寻红安长胜街的“红色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3:34 1

摘要:日前,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红途织梦青年团”的6名学生深入红安县长胜街,开展以“触摸历史肌理,解码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地研学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革命足迹,用专业视角解读历史现场,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

日前,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红途织梦青年团”的6名学生深入红安县长胜街,开展以“触摸历史肌理,解码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地研学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革命足迹,用专业视角解读历史现场,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

走进长胜街,用脚步丈量红色岁月

队员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

长胜街,这条被誉为“红色长廊”的历史街区,保存了鄂豫皖苏区时期众多重要机构旧址。跟随着手绘地图的指引,队员们首站抵达鄂豫皖苏维埃银行。泛黄的纸币、手写的账册、简陋的印钞工具,无声诉说着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艰难探索。“原来‘金融’不仅可以支持战争,更是一种政权建设、民心凝聚的方式”,队员张俊豪在记录本上写道,“白手起家的红色金融,靠的是信仰和智慧。”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木质结构的二层小楼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格局。作战室里悬挂的军事地图、简陋的通讯设备,让同学们仿佛回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他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一次次以少胜多的战役?”队员陈思雨发出这样的疑问。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作答:靠的是信仰,是民心,是战略智慧,更是为人民而战的初心。

对话历史,在细节中感知革命温度

队员参观烈士肖像。

队员们放缓脚步,细致观察。墙上的标语、门上的弹痕、石阶的磨损,都成为他们解读历史的密码。在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银行旧址,魏诗哲同学俯身观察砖缝中残留的石灰痕迹,“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恰是历史最真实的印记。”

在红安早期工人运动旧址前,队员们久久驻足。这里见证了1927年红安工人阶级的觉醒与抗争。工人们不仅争取自身权益,更成为红军可靠的“后方堡垒”。从罢工斗争到支援前线,工运与农运、军运相互交织,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图景。“革命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共同选择。”队员孟恩感慨道。

薪火相传,用当代语言讲述红色故事

队员们在韩先楚将军墓前鞠躬。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用相机记录历史细节,还收集当地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尝试用年轻人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在长胜街的石板路上,队员们与当地老人促膝长谈,记录下那些未曾载入史册却同样动人的细节。

“我们要做红色文化的‘翻译官’和‘传播者’”,队员余问寒表示,“让革命故事焕发新时代的魅力。”队员们计划将此次收集的素材制作成短视频、绘本和主题推文,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同龄人的心中。

夕阳西下,队员们踏上归程。回望长胜街,青石板路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泽。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队员陈怡娜在实践心得中写道:“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这片土地上曾经滚烫的人生。我们追寻红色记忆,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据悉,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始终重视实践育人,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沉浸体验等方式,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此次长胜街之行,是该校文法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提升了历史认知、强化了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与创新表达。(图/文 雷雯珊 孟恩)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