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柑农家庭背景,坚持一线调研,守住传统底线,热衷于新会陈皮收藏及调查研究。原创不易,谢绝剽窃。如对新会陈皮感兴趣或者提供其他任何资讯,都可留言评论交流。
作者【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柑农家庭背景,坚持一线调研,守住传统底线,热衷于新会陈皮收藏及调查研究。原创不易,谢绝剽窃。如对新会陈皮感兴趣或者提供其他任何资讯,都可留言评论交流。
最近有柑农朋友找老李诉苦,说行情不好咋办,老李只能安慰其:市场价格,不是涨,就是跌跌跌跌的了。
其实从2023年中开始,老李就一直提醒入行者的风险,须在投入和产出之间衡量好自己的硬实力,到了2025年的今天,那些后来入局者纷纷表示有资金压力,也是属于情理之中。
自7月初老李写了新会茶枝柑小青果行情出现滞销后,8月的大青果行情也没有达到预期。近日就有行家跟老李爆料说从8月底开始,很多新会柑农便开始采摘大青果销售,往年的主要销路为供饮料企业的采购,或者茶企制作柑普茶的需求。
每年新会地区茶枝柑的大青行情可以说是直接反映了当年的柑价行情,老李也整理了2019年到2025年的大青柑价格(非官方发布统计,为老李调研所记录),也可以从中看出来当年大青柑价的走势对当年大红柑的影响。特别是2021年行情峰值来临前,新会产区茶枝柑的大青柑价在二红柑报价前就出现了飙升,随后迎来了近年来少有的新会陈皮爆发行情。
2019年-2025年新会产区茶枝柑(大青)万斤批发价走势
2019年-2025年新会产区茶枝柑(大青)万斤批发价走势(每年收集报价约100户)
对此大青柑的行情波动问题,老李采访了几位行业人士和柑农。
新会三江良德冲的柑农梁师傅说:“参考2023年和2024年同期的大青果价格,非一线核心区的大青果约4元/斤,但今年都不怎么卖得动了。”梁师傅的柑园不大,只有30亩左右,柑树都是2019年后种植,到今年是6年树,正值丰产期。他的果园是2023年才开始起量的,当时正值行情尾声,但生意还算可以。到了2024年更大挂果量时,大概只销售了不到五成,剩下的果子自己开皮存了起来。“如果今年卖不掉五成以上的果子,那么就得赔本了。”梁师傅说。
在双水的柑农吴师傅说,今年产量的确非常好,目测比去年都要好,“因为今年气候好,又遇上广东的水果大年,大台风也没有正面吹来,所以说2025年的新会柑产量会非常好。但问题是,现在(8月底)还没有什么订单,比往年同期都要差很多。”吴师傅的柑园是2021年初开垦的,2024年开始丰产,所以还没有达到回本的预期。
新会产区的茶枝柑(大青柑75-100克之间)
在新会开设多家农资门店的陈师傅则认为“部分柑农下半年进入了一种放弃的状态”。“今年大青柑行情是比较差的,一方面体现在部分柑农从8月开始就停止了下药肥了,因为没有现金流去继续投入保果,另外更现实的一点,就是如果今年还是卖不掉,那么前期和后续的保果投入就没有意义了。”陈师傅说。
目前从整体新会产区的大青柑收购行情来看,老李调研的结果还是趋向于某饮料巨头在采购,其采购价格在2-3元之间,而往年在4元以上。“他们大型饮料企业的采购标准(农残检测等非常严格)提高了,采购的量没变,但采购预算降低了,往年都要亿元以上的预算,今年只有大几千万元,基本被头部几个种植企业拿走了。”行业人士蔡老师认为。
虽然人人都盯着头部企业的采购,但当前的行情哪怕再大的采购订单,对于行业供应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柑普茶
另外一部分的行业需求,就是传统茶企制作柑普茶的需求。
在古井的梁师傅也有几十亩地,今年是柑园的第三年,还没进入丰产期,但幸运的是,他的几万斤果子,以2元多点的价格全部卖给了一个茶商,算是收回来一部分资金。“今年果子太多,本来也是需要摘掉的,如果客户不来收,我自己请人摘也是一个成本。”虽然卖掉了第一批果,但梁师傅还是有点无奈,因为收掉这几万斤大青的茶企老板,也是投资他柑园的其中一个股东。“不管如何,算是内循环吧。”梁师傅苦笑着说。
正如上面梁师傅说的,因为新柑园的大青柑多,柑农怕影响来年的树势,也有“免费”送的情况。“毕竟请人摘果和运输都是一个成本,到了行情比较极端的时候,有柑农不愿意再投入人力去疏果了,你只要愿意出人工采摘和运输,就可以免费送。”新会某茶企的李老板说,今年就遇到有柑农半卖半送让他去摘果的,“基本都是二三线柑园,给几毛一斤吧,也不算免费,但对比几年前这价格也是送的了。”但李老板说就算是“半卖半送”,也收不了多少,毕竟茶市也不景气了,7月的小青柑茶都没有处理,大青柑普那就更难了。
晒制小青柑茶
从“青柑行情”看“红柑行情”,老李认为今年大红柑的新皮行情一定是存在巨大压力的,在年初花期调研和7月的小青柑行情调研中也做了分享,这里再扼要总结一下。
首先是来自新会产区的内部供应量比起2021年的行情需求高峰时已经翻了2倍以上,供需的关系已经被多次调整,因此价格也看得出不断下行,2025年的大青柑价格比去年同期出现了30%以上降价,有些柑园因为资金和成本问题,甚至降价50%进行抛售。
其次是市场需求在茶饮和陈皮上的消费持续乏力,需求端没法保持旺盛,与新会陈皮相关的茶饮产品也相继出现销售下行,这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再者是新会产区以外的其他茶枝柑产区今年产量也出现了激增,必定会对新会的茶枝柑市场造成冲击,抛开新会陈皮的“道地”特性,外地茶枝柑的陈皮产品因为价格差异,日渐被中低端市场接受。
最后是农业端的风险显露,尤其是2023年后投入茶枝柑产业的柑农(不管是否在新会产区),都将面临一次行业的洗牌,需要做好年内新会柑价格出现“断崖式”下降的准备。
来源:新会陈皮调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