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2025年9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这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2025年9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这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白露至,凉风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清晨时分,草木之上常可见晶莹露珠。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背后,藏着怎样的自然奥秘?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又能为我们预测怎样的天气变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白露的诠释极为精妙:“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这解释了“白露”名称的两大来源:一是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珠;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季对应白色,此时寒气开始逼人。
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退居二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故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
清代古籍《清嘉录》则直接提醒人们:“白露身弗露。”这四个字直言告诫:到了白露,就不该再赤膊露体,否则容易着凉受寒。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更需要注意早晚保暖。
古人如何确定白露节气?他们观测的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当斗柄指向西南方的“庚”位,就是白露节气来临的标志。
现代天文学则更加精确: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就是白露交节的确切时刻。2025年的白露准确时间为:9月7日16时51分41秒。
今年白露有个不寻常之处——属于“早白露”。正常情况下,白露节气应该出现在农历八月,但今年白露落在农历七月十六。
这是因为2025年有个“闰六月”,导致节气整体提前。与2024年白露时间(农历八月初五)相比,今年提前了约20天。
白露节气与后续天气变化之间存在微妙联系,农民们通过世代观察总结出许多精辟农谚。
“白露阴,寒露冷”
如果白露当天是阴天,预示着冷天会来得早。这意味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得早,对晚熟作物生长不利,容易导致减产。相反,白露天气晴朗炎热则有利于作物成熟丰收。
“白露露水大,冬天雨雪多”
露水大表明白露当天是晴天。这样的天气预示着冬天雨雪多,天气较为寒冷。虽然寒冷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但却能冻死害虫,滋润土壤,有利于来年作物丰产。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白露晴天特别有利于稻谷灌浆、腊黄,便于成熟、收割和晾晒,能够促进丰收。若是阴雨天,则会影响稻谷有机物积累,还可能导致稻谷患病甚至发芽。
“白天白露,单衣过冬;夜晚白露,冻死老牛”
这句农谚格外引人关注:如果白露交节时间在白天(6点至18点),预示冬天将比较暖和;若在夜晚(18点至次日6点),则预示冬天将异常寒冷。
按照这个说法,今年白露交节时间为9月7日16时51分41秒,明显属于“白天白露”,根据农谚预测,今年冬天可能会比较暖和。
白露将至,凉意渐浓,别忘了添件衣裳。
老一辈传下来的农谚不仅是农耕时代的智慧结晶,更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提醒着我们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来源:南瑾夏子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