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大学已4次登上Nature、Science、Cell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0 19:29 1

摘要: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邓成教授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nstitutively active glucagon receptor drives high blood glucose in birds”的研究论文,研究从分子进化和生理适应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邓成教授团队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onstitutively active glucagon receptor drives high blood glucose in birds”的研究论文,研究从分子进化和生理适应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鸟类GCGR(胰高血糖素受体)永动机分子模型,揭示组成性活性GCGR解释鸟类的糖脂以及能量代谢生理适应。这是今年以来,川大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国际顶刊上发表的第4篇文章。

顶刊,展示最顶尖的科学研究成果,引领科学发展的方向,直观体现高校顶尖科学的研究实力。《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细胞》(Cell)上发表的论文以突破性、原创性著称,是公认的世界顶级科技期刊。

今年1月1日,四川大学Gu Li、Zhu Yahui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Michael Karin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FBP1 controls liver cancer evolution from senescent MASH hepatocytes”的研究论文。

今年1月2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康毅进教授团队联合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Tantalum-stabilized ruthenium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or industrial water electrolysis”的文章。

今年1月2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高等医学研究院孙金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成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帆教授、张鹏举教授、易凡教授作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 study and structural basis of proton sensing by Mus GPR4 and Xenopus GPR4”的研究论文。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以来,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202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8.2亿元;2024年,学校新增高层次人才超100人,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3项,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2项,赵海波教授、钮大文教授、贾大教授所在团队完成的3项重要研究成果分别在Science、Nature、Cell发表

科研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能吸引顶尖师资、推动学科建设、助力人才培养、提升学术声誉、增强创新活力,赋予高校长远发展的蓬勃生机。

接下来,四川大学将继续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力书写“强国建设、川大有为”的时代答卷,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四川大学官微、新闻网

来源: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