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下午,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青年艺术家沙龙”第十七回展览《霓彩传韵——胡勇水彩画展》在省美术博物馆举办开幕仪式。旨在为青少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平台,同时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观赏性与思想性的水彩艺术盛宴。
开幕式现场
8月22日下午,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青年艺术家沙龙”第十七回展览《霓彩传韵——胡勇水彩画展》在省美术博物馆举办开幕仪式。旨在为青少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平台,同时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观赏性与思想性的水彩艺术盛宴。
此次展览,呈现了胡勇35幅水彩画作品。他以唐三彩陶俑为创作对象,突破性地采用天然矿物质水彩颜料与多层覆盖技法,在纸上复刻出唐三彩时光雕琢的质感。他通过层层叠加、反复晕染的技法,使颜料在画布上形成自然的肌理变化,恰似三彩俑历经千年风霜后,釉色剥落、胎质渐显的沧桑痕迹。那些深浅不一的色块、若隐若现的纹路,既是对文物物理状态的细腻摹写,更暗合了时光流转中“残缺即完整”的美学哲思。在他的笔下,传统水彩的通透与岩彩的厚重交融共生。他没有刻意追求唐三彩原本的浓艳,而是以克制的色彩语言,捕捉釉色在时光中氧化、沉淀后的温润光泽,让静止的陶俑仿佛在画面中呼吸,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故事。
胡勇表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承载着大汉雄风与盛唐气象,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为我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本次展览聚焦“秦岭”与“唐三彩”两大主题——秦岭是自然谱写的壮阔史诗,唐三彩则是人类文明淬炼的艺术结晶。它们虽看似遥远,却同根同源,共同诠释着大地如何孕育色彩,文明如何藉色彩重生。
这场展览中,以唐三彩陶俑为主题的《古韵遗风·三彩凝光》无疑是最核心的画作之一。作品突破性采用天然矿物质水彩颜料,通过多层覆盖与反复晕染技法,若隐若现的纹路,让静止的陶俑仿佛有了“呼吸感”。仿佛透过色彩与肌理,能够触摸到盛唐的开放包容。
展览现场,不少观众驻足在作品前细细品味,时而交流对色彩运用的见解,时而探讨画面背后的故事。“胡勇的作品既有水彩的通透灵动,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逻辑,看他画的三彩俑,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斑驳肌理之美。”一位观展市民说道。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9月21日,每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每周一闭馆),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本次展览既是一次对陕西历史文物的致敬,也是青年艺术家以当代视角与技法与历史记忆的深刻对话。
来源:做有良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