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的宜宾实践:土地升级后如何长出多倍效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0:23 1

摘要:宜宾作为农业大市,全面落实各级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宜宾融媒 喻熹 陈勇波 滕雪飞 石月菡(实习)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宜宾作为农业大市,全面落实各级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风吹稻浪满地黄,又是一年开镰时。宜宾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开镰”系列报道,聚焦粮食安全的时代答卷,探访“藏粮于技”中,科技如何为丰收赋能;探访“藏粮于地”中,耕地保护与质量如何双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把镜头和笔触对准时代新农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耕耘故事。

金黄的稻谷、火红的高粱⋯⋯8月的宜宾,遍地都是丰收的色彩,8月下旬,位于三江新区江南镇的宜宾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高粱种植基地里,一场由省、市专家参与的现场实收测产会有序开展。田间农机轰鸣,穗粒饱满的高粱迎风摇曳,农户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经过当天现场实测,该基地高粱平均亩产达到500斤。

在三江新区江南镇的高粱种植基地里,省、市专家参与的现场实收测产会 喻熹 摄

这一丰收场面的背后,是宜宾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战略、持续推动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的坚实行动。

01

农田改造 让“瘠地”变“良田”

“今年全年我们采用的是小麦+高粱轮作模式,采用全程机械化直播,每亩的株数为6000-8000株,预计亩产达400斤。此外,我们还有水稻种植区域,采用稻麦、稻菜的轮作方式,今年中稻+再生稻亩产有望突破1200斤。”宜宾三江汇元禾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天府粮仓”项目生产负责人何淼在江南镇的高粱地里,一边走一边介绍,他们采取的种植模式为规模化订单种植,招引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进行种植服务,通过约定保底产量等方式,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服务商的生产积极性,还有效提高了土地平均亩产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产量的提升当然也离不开系统性、科学化的农田治理。

宜宾三江汇元禾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天府粮仓”项目工程师赵海峰告诉记者,江南镇部分田块鹅卵石含量高、保水能力差,严重影响机械作业和作物产量。为此,项目团队外运优质种植土,构建30至50厘米厚的稳定耕作层;对渗漏严重的田块,铺设防渗材料增强保水能力。在旱地治理中,则通过开挖深沟、背沟,既保障作物需水,又防止积水成涝。

截至目前,该区域已完成约4500亩农田改造,新建提灌站3座,修建机耕道20.2公里,机械化耕作率提高至95%以上。配套建设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覆盖育苗、烘干、仓储、加工全流程,初步形成一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

02

科技赋能 “一地多收”提升效益

藏粮于地,不仅要改善“地”的条件,更需依靠科技与模式创新,真正实现“地尽其用”。

江安县怡乐镇的科创种业园区中的杂交高粱长势良好 滕雪飞 摄

在江安县怡乐镇的科创种业园区,四川天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永昌站在“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旁介绍:“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春季高粱不减产,又额外增收一季大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种植的是杂交高粱,其穗形笔直、株型紧凑,更适宜复合种植和机械化收割。

龚永昌补充说:“眼前这片是再生高粱,套种的是冬大豆。目前大豆已进入盛花期,预计11月初收割;预计再生高粱则可在10月初收割。”

据悉,该公司依托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引进筛选适宜西南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高粱+大豆”“水稻+再生稻”等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季多收、一地多用”。2024年,公司在江安县落实高粱种子生产3500余亩、大豆种子2.5万亩,直接带动农户增收700万元以上。

此外,公司还建成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和社会化服务中心,日烘干能力达90吨,服务周边农田约1.2万亩,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03

政策护航 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

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机制保障。

机器正在收割高粱 喻熹 摄

江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园区股股长谭登攀介绍,江安县能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为38.96万亩,截至2024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0.15万亩,还可新建8.81万亩、改造16.18万亩。2019年至2024年,全县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78亿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5%,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超2000家,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

“我们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稻渔共生’‘一稻两虾’等绿色模式,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显著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谭登攀说,下一步,江安将强化规划引领,围绕“两核一带一线”农业产业布局,量身定制建设方案;引入第三方监督,构建“五位一体”工程监管模式;同时通过精准招商、土地流转支持、财政金融扶持等多种措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县域扎实推进的同时,全市层面也统筹布局、协同发力。记者从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6.2万亩;2025年,全市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9.1万亩,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宜宾始终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一盘棋”思想,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筑牢“天府粮仓”基底。

从江南镇到怡乐镇,从农田改造到复合种植,从政策扶持到科技赋能,宜宾正一步步把“藏粮于地”战略落到实处。土地不会说话,丰收的果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来源:阿拉对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