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最近放出的"留吉回吉"政策,不是简单堆福利的"大礼包"。翻遍吉林省人社厅9月刚发布的《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能发现不少"接地气"的安排——不只是给补贴,更想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扎根稳"的实际问题,咱结合政策原文和试点案例说说。
吉林省最近放出的"留吉回吉"政策,不是简单堆福利的"大礼包"。翻遍吉林省人社厅9月刚发布的《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能发现不少"接地气"的安排——不只是给补贴,更想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扎根稳"的实际问题,咱结合政策原文和试点案例说说。
补贴有明确门槛,不是"所有毕业生都能领"
政策里提的就业生活补贴,不是只要留吉林就能拿。文件写得清楚:毕业年度内(即毕业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次在吉林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社保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才能按学历领——博士每月2500元、硕士1500元、本科1000元,最多领24个月。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首次就业",如果之前在吉林工作过又离职,再回来不算;二是"缴社保",灵活就业没缴社保的暂时领不了。长春某高校就业办老师说,去年试点时就有学生问"实习算不算",按政策得是正式就业才行,这是为了让补贴真正给到"扎根吉林"的人。
创业补贴也有条件:毕业3年内没就业的毕业生,在吉林开小微企业或做个体,正常运营1年以上,带动3人(含自己)缴社保,才能拿5万元;运营满3年再给5万元奖补。不是"开店就给",得看实际经营效果,避免补贴"打水漂"。
安居不只是"发钱租房",有"临时落脚"的实在安排
很多外地毕业生来吉林找工作,先愁"住哪儿"。这次政策里的"吉心驿站"不是噱头——吉林省人社厅联合住建部门,在长春、吉林等6个城市选了12家酒店和人才公寓,专门给异地求职的毕业生用。
怎么用?在"吉人在线"平台实名注册,上传学生证或毕业证,就能申请最长15天免费入住,每天限量预约但不用抢——长春的"吉心驿站"有80间房,去年试点时预约成功率超90%。比起每月租房补贴,这对"第一次来吉林"的毕业生更实用,不用刚落地就花几百块住酒店。
购房补贴也不是"买就给":毕业5年内首次在吉林买房,得凭房产证申请,博士8万、硕士5万、本科3万,而且要在吉林工作满3年,不然得按比例退回。这是怕有人拿了补贴就卖房走人,政策原文里写了"动态核查",去年就有2人因离职退房被追回补贴。
找工作不只靠"招聘会",有"校企对接"的硬支撑
政策提的"20万市场化岗位",不是随便凑数的。吉林省人社厅联合教育厅,让省内52所高校和200多家重点企业签了"对接协议"——企业要提前把岗位需求报给高校,高校按需求开"定向班",比如长春理工大学和当地光电企业合作,大三就开专业课,毕业生毕业直接入职,去年这类定向岗位就业率超90%。
线上平台也有新意:"96885吉人在线"不光发招聘信息,还能"视频面试"。吉林市某车企HR说,以前招外地毕业生得飞过去面试,现在在平台上开视频室,一周就能面20多人,效率提了不少。全年3000场招聘会里,有1200场是"直播带岗",企业HR直接讲薪资、福利,避免"面试才知不合适"。
政策落地有"跟踪",不是"发完钱就不管"
最让人注意的是"后续服务"。吉林省人社厅建了"留吉毕业生数据库",领补贴的毕业生每半年要确认一次就业状态,同时能免费领职业培训课——比如想考技能证书,平台有政府购买的网课;想换工作,专属就业顾问会推送匹配岗位。
去年首批领补贴的毕业生里,有12%想换行业,人社部门直接对接了10家职业培训机构,给他们减免了50%培训费。长春毕业生小王说:"本来怕领了补贴就动弹不得,没想到还能帮着转岗,这比单纯给钱让人踏实。"
其实吉林的政策没喊"抢人才"的口号,更像在说"来了能安稳"。补贴有门槛是为了精准,临时住宿、定向岗位是为了实用。但也有毕业生问"基层岗位补贴能不能再提高",这或许是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你身边有留吉林的毕业生吗?他们更在意补贴还是发展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随心记录随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