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17岁的姑娘小夏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心理科绘制出一幅开满鲜花的画,令在场的人激动不已。就是这双曾经多次划伤自己的手,如今描绘出开满绚丽的花,这双手的主人终于冲破阴霾迎来阳光。
通讯员 周甜
近日,17岁的姑娘小夏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心理科绘制出一幅开满鲜花的画,令在场的人激动不已。就是这双曾经多次划伤自己的手,如今描绘出开满绚丽的花,这双手的主人终于冲破阴霾迎来阳光。
3年前,小夏突然被阴云笼罩,世界褪去了颜色,快乐成了奢侈的回忆。她烦躁、哭泣、发脾气,手臂上的划痕是她无法言说的痛苦日记。夜夜难眠,药物带来片刻喘息,但停药后绝望卷土重来,死亡的低语一直在她耳边萦绕。
母亲带着她到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治疗,刚入院的时候,小夏情绪比较低落,直到护士王锐的目光,轻轻落在她手臂的伤痕上。王锐没问“为什么”,只是递过一支彩笔:“来,试试这个?”从最简单的手工绘画开始。王锐坐在她身旁,看她涂涂画画,偶尔一句轻语:“这颜色配你,真好看。”
简单的图案、多样的色彩,小夏的世界渐渐有了颜色。王锐悄悄为她定制康复“阶梯”:当小夏能专注一小时,便适时递上稍复杂的材料——教她做手工折纸。作业治疗的同时,王锐还经常给小夏做心理疏导。信任的种子悄然萌发,小夏不再等护士催促,每天主动会问:“王锐姐今天在吗?”她开始期待康复科的门被推开——那里不只有消毒水气味,还有做手工的快乐与王锐的笑容。
小夏生日那天,她以为无人记得。王锐却变戏法似地掏出一袋零食对小夏说:“你今天17岁啦!吃了糖,往后的日子都要甜一点呀!”那一瞬间,小夏积压的酸楚伴着泪水涌出眼眶——原来被记住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出院的日子终于来临。小夏郑重地把一封信塞到王锐手中。展开信纸,字迹稚拙却滚烫:“王锐姐,你让我知道,伤痕不是我的全部名字……很高兴能够遇到你,以后的日子我会怀念与你一起做手工的时光。”
来源:驻马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