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描述武将家族的功绩时,经常出现“丹书铁券”4个字,针对这一古物,现代大多数的观众,仅是有所了解,对其认识并不全面,依据史料记载,“丹书铁券”乃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者免罪的凭证。
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描述武将家族的功绩时,经常出现“丹书铁券”4个字,针对这一古物,现代大多数的观众,仅是有所了解,对其认识并不全面,依据史料记载,“丹书铁券”乃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者免罪的凭证。
简单来说,乃是民间常言的“免死金牌”,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笼络重要臣子,他颁发“丹书铁券”作为褒奖,早期的铁券,仅是一种加官进爵的凭证,没有免罪的作用,南北朝时期,拥有免死的权限,甚至唐朝时期,受赐铁券的子孙,拥有1~3次的免死机会。
譬如唐朝唯一传世的“丹书铁券”——钱镠铁券,充分证明资料为真,这块铁券乃是唐昭宗,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8月,赐给浙江镇海、镇东两军的节度使钱鏐,他是浙江临安人,出身贫寒,唐朝战乱时,投入董昌标下,因骁勇善战,而获重用,后来董昌作乱,钱鏐亲自讨伐他,赢得帝王信赖。
之后赐其“丹书铁券”,与常见的朱砂描字不同,此铁券形如覆瓦,长52厘米,宽29.8厘米,厚0.4厘米,上面嵌有金字诏书333字,虽然距今已有近1200年,但是上面的字迹,依旧闪闪发光,尽显大唐神采,我们先看内容,其中写道:“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此物免除9次死罪,保其子孙3次,足以见荣耀之高,至于字迹水平,更不用说,无论是书丹,还是镌刻者,皆采用当时的名匠,小楷书写,单字约为1厘米,哪怕字体早已模糊,优美姿态仍然可见,从笔画和技巧分析,似有几分“二王”风貌,众所周知,初唐的李世民痴迷“王书”。
正因如此,整个唐朝的书法,笼罩在“王字”之下,笔法根基扎实,多用中锋运笔,侧锋衔接或转换,笔尖蓄力饱满,内层筋骨扎实,而外部血肉润丽、生动,这篇小楷也不例外,以“二王”为根基,融合诸家风貌,体势肃穆、庄重,而笔法绰约、优美,金色浮于其中,饱含艺术气息,美得令人心醉。
“钱镠铁券”一直由钱氏后裔珍藏,南宋德祐二年(1276)不慎失落,元代一位渔夫打鱼时,将其从黄岩南泽库的深水捞出,并用斧头轻砍,确认材质,因而右下角留有一道痕迹,1959年此物藏入国家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亦是“镇馆之宝”其一,历史价值高昂。
您对“钱镠铁券”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七彩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