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翘楚”不算冷僻词,古今常用,常被用来指“杰出的人才”。《古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都把“翘楚”注为“比喻杰出的人才”,《辞海》也是注为“比喻杰出的人物”。
“翘楚”不算冷僻词,古今常用,常被用来指“杰出的人才”。《古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都把“翘楚”注为“比喻杰出的人才”,《辞海》也是注为“比喻杰出的人物”。
这些权威辞书都把“翘楚”限定在“人物、人才”上,显然是狭隘的、不全面的,不能准确、全部囊括古今用例。
事实上,在古今实际使用中,“翘楚”不仅指“杰出的人才”,也可指“突出的事物”。
比如,清代方熏的《山静居画论》中写道:“朱君仲嘉,携其舅氏所藏梅道人墨竹卷来……,仆所见道人墨竹,此为翘楚。”这个“翘楚”是指墨竹,即方熏所见到的墨竹是佼佼者。
再如清代的《广群芳谱》中写道:“白花之能生者,无出于此,其花之资质可爱,为群花翘楚。”这个“翘楚”是指花中的佼佼者。
再如,《四库全书总目》称《酉阳杂俎》是“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这是把小说称为“翘楚”。
显然,上述例中的“翘楚”都不是指“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物”,而是指“突出的事物”。
在现代汉语中,“翘楚”更是多用于指事物的佼佼者、突出者。下面从近年的出版物中撷取数例:
1.苏州——园林翘楚。(出自《徜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第2册》)
2.传统村落的翘楚——皖南古村落。(出自《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我们的古代建筑》)
3.粤菜翘楚。(出自《寻味广州 星级酒店粤菜美食指南》)
4.农村初级中学翘楚。(出自《奋斗的青春 延安支教帮扶纪事》)
5.食中翘楚在大同。(出自《寻味山西》)
6.文庙:凤麓古建筑群中的翘楚。(出自《鸣凤彰灵》)
7.月饼翘楚。(出自《舌尖上的非遗 散落在民间的美味》)
8.果中翘楚。(出自《方志山西 2017年下半年卷》)
9.世界顶级的珠宝翘楚。(出自《2013奢侈品年鉴》)
10.叠石假山之翘楚。(出自《梓室余墨:陈从周随笔》)
11.玉中翘楚。(出自《中国收藏鉴宝图典 鉴宝 玉器》)
12.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中的翘楚。(出自《新奇科学直播间 大放异彩的中国科技》)
13.古代文学史上自传体小说之翘楚:《浮生六记》。(出自《书香苏州》)
14.花椒——麻之翘楚 。(出自《吃香喝辣减肥餐》)
15.小说翘楚。(出自《海州有部镜花缘》)
由上述各例可见,凡是被认为突出的事物,或者说是事物中的佼佼者,都可称之为“翘楚”。
“翘楚”本来就是一种事物,是指高出杂树的楚木,只是后用才被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当然也可用来比喻突出的事物。
“翘楚”一词来源于《诗经》,其中有“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的句子。东汉注释家郑玄注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翘:特出、突出;错薪:丛生的杂树、错杂的荆棘;言:发语词,无实义;刈:砍,割;楚:小乔木。可见,诗句的意思是在丛生的杂树中砍取长得高的枝条。而“翘楚”是指一堆灌木丛中高高超出的楚木,后用“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和突出的事物。如欧阳修的诗“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就是称赞诗人梅尧臣为诗人中的佼佼者、杰出者。
由此,我赞同《汉语大词典》与《现代汉语大词典》对“翘楚”的注释,即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
来源:彤彤爱小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