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当游客在洪崖洞摩肩接踵,举起手机却“发不出”朋友圈;当你在动物园兴致勃勃向朋友直播熊猫憨态可掬时,画面却频频卡顿——过去网络在网络密度与移动性上的瓶颈,正成为智慧文旅的“堵点”。如今,中国移动在重庆热门景区部署的5G-A网络,正悄然突破这些屏障,让“
曾几何时,当游客在洪崖洞摩肩接踵,举起手机却“发不出”朋友圈;当你在动物园兴致勃勃向朋友直播熊猫憨态可掬时,画面却频频卡顿——过去网络在网络密度与移动性上的瓶颈,正成为智慧文旅的“堵点”。如今,中国移动在重庆热门景区部署的5G-A网络,正悄然突破这些屏障,让“网速追上游人脚步”成为现实。
中国移动5G-A“四箭齐发”,精准穿透文旅场景
1. “超级上行”提速:洪崖洞的“朋友圈畅发”
针对景区人流密集场景,中国移动重庆公司通过动态频谱聚合技术,将5G-A的上行速率提升至200Mbps,解决了洪崖洞等地的上传问题。例如,用户在洪崖洞拍摄夜景后,仅需数秒即可完成高清照片和视频的上传,彻底告别“朋友圈卡壳”的尴尬。这一技术基于3CC载波聚合+SUL超级上行,通过聚合多频段资源,显著提升上传能力,满足用户即时分享的需求。
2. “智能波束赋形”稳联:移动中的流畅体验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14条、575公里线路纵横交错,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山地轨道交通网络,在这张网络中,用户移动速度快、位置变换频繁、信号易波动。对此,中国移动5G-A采用智能波束赋形技术,通过动态调整基站发射方向,确保用户在移动中仍能保持稳定连接。例如,很多游客喜欢乘坐轻轨实景拍摄李子坝轻轨“穿楼而过”的魔幻景象,即使快速移动,视频也能流畅上传至社交平台。这一技术通过小微基站精准覆盖和AI算法优化,解决了传统网络在开阔区域的覆盖盲点问题。
3.“边缘计算”降时延:磁器口古镇的“AR穿越”
磁器口古镇引入5G-A的边缘计算能力,将数据处理从云端“下沉”至景区本地节点,将时延压缩至毫秒级。游客通过AR导览设备,瞬间“穿越”至明清时期的古镇场景,体验沉浸式历史穿越。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互动体验,还通过AI摄像头与5G-A基站联动,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分析,为景区管理提供精准支持。
4.差异化网络保障:演唱会上的VIP通道
差异化网络保障是5G-A最突出的优势,过去演唱会现场因为数万人同时在场,常常会出现网络响应不及时的情况,日前,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创新性地将5G-A网络能力与演唱会主题相结合。
一方面,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将用户手机运营商栏目内容升级为“中国移动 觅光巴渝”专属应援标识,进一步增强了与现场用户群体的情感联结。另一方面,5G-A加速体验包融入了网络提速的功能,为用户开辟网络“VIP通道”。在演唱会人流密集的场景下,用户可流畅地发图片、传文件、发朋友圈打卡等。 中国移动创新网络服务,通过优化网络部署和尝鲜特色互动产品,让歌迷进一步沉浸在演唱会的欢乐氛围中。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中国移动还发起了 “5G-A 全民体验官”活动,这场打破年龄、地域、职业界限的体验传播活动,正通过体育赛事、文娱演出、交通出行等多元场景,让更多人直观触摸 5G-A 的真实模样。
超越网速,编织数字新基座
中国移动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重庆中心城区核心区域5G-A全覆盖,并逐步扩展至全市90%的4A级景区。目前,解放碑、观音桥、江北嘴CBD、洪崖洞等重点区域已实现5G-A覆盖,用户数突破4万。这一部署不仅解决了景区网络拥堵问题,更为重庆打造“智慧旅游标杆城市”奠定了基础。
更关键的是,5G-A的价值远不止于“快”。通过万兆光网与AI算法融合,中国移动为景区提供客流统计、流量预警、AR/VR互动等智慧化服务。例如,涪陵高新区的“万兆园区”试点通过5G-A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实现企业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这种“网+云+智”生态,正在重构文旅产业的运营模式。
重庆移动的5G-A实践,为全国景区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间”。其“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解决了本地痛点,更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例如,5G-A在双桂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应用,通过雷达感知与AI监控联动,实现了对非法飞行器和无人船的实时预警,展示了技术赋能的无限可能。
未来展望:5G-A如何重塑社会数字底座?
从被动“连接”到主动“赋能”,5G-A的意义远超网络速度的提升。中国移动正以5G-A为跳板,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例如,5G-A的通感一体技术可应用于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领域,而万兆光网则为智慧工厂、智慧矿山等场景提供超高速率支持。
随着5G-A向6G演进,其技术红利将加速渗透至千行百业。重庆的实践表明,5G-A不仅是“网速的追赶”,更是社会数字底座的跃升。未来,从智慧旅游到智能制造,从智慧城市到绿色低碳,5G-A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移动的持续创新,正在为数字经济开辟更广阔的航道。
来源: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