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石破茂真面目曝光,日本呼吁各国审慎参加中国阅兵,给出的理由非常荒谬,中方提出严肃交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8 11:39 1

摘要:80年前,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亚洲战火戛然而止。但在这样一个本该反思、悼念、慎终追远的时刻,日本首相石破茂选择向靖国神社献上祭品,内阁成员、政界要员争相参拜。千百双镜头对准他们的身影,背后则是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一片质疑和警惕的目光。

80年前,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亚洲战火戛然而止。但在这样一个本该反思、悼念、慎终追远的时刻,日本首相石破茂选择向靖国神社献上祭品,内阁成员、政界要员争相参拜。千百双镜头对准他们的身影,背后则是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一片质疑和警惕的目光。

韩国总统李在明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避免损害两国互信。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发言,直言日本一些势力至今仍试图美化侵略、否认历史、篡改史实,甚至为甲级战犯翻案招魂,这些举动不仅挑战了联合国宪章和战后国际秩序,更是对人类良知的挑衅。

就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日本政府又在国际舞台上“放大招”了。8月24日,多家外媒曝出,日本通过驻外使馆和外交渠道,向欧洲和亚洲多国发函,呼吁各国不要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

理由?他们直言不讳:中国的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还要各国“谨慎考虑”,以免中国主导的历史认知在国际社会“扩大传播”。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当天主持记者会,明确表示中方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要求日本澄清。

中国政府举办隆重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任何真正致力于和平、直面历史的国家都不会对这样的活动心怀芥蒂,唯独日本如此敏感,这背后究竟在掩饰什么?

有人说,“只要历史课本还在,日本就永远走不出战争的阴影。”可惜,这句话显然说早了。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国内的“历史修正主义”情绪正在升温。

有媒体统计,日本政界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年度例行”,不仅如此,内阁成员、保守政客还时不时在公开场合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侵华罪行等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

再加上日本媒体对中国纪念活动的各种“添油加醋”,真有种“受害者”与“加害者”身份对调的错觉。特别是日本共同社24日的那则报道,一边渲染中国纪念活动“反日氛围”,一边提醒在华日本人“注意安全”,试问,这种“倒打一耙”的心理到底是心虚,还是别有用心?

把视野拉到国际层面,这次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普京、武契奇等国家领导人已确认出席,来自112个驻华使馆、10个国际组织的160多位外交官,集体参观了纪念展览。

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在参观后感慨,二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世界依然动荡不安,必须从历史中学习,思考如何构建和平世界。在他眼里,中国的纪念不仅是缅怀,更是为所有国家树立了榜样。而在日本这头,却“阴阳怪气”地号召盟友抵制中国阅兵。说白了,谁真正面对历史,谁在试图遮蔽历史,一目了然。

回到石破茂。作为日本现任首相,他的外交风格和历史观其实早有端倪。8月15日,他顶着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公然向靖国神社献祭,成为“参拜派”的新门面。表面上他对媒体说要“反省”,实际上身体却很诚实。

日本舆论也看得明白,《朝鲜日报》直言,石破茂的“反省”不过是口头作业,日本政界参拜靖国神社早已成了保守化的典型表现。韩国媒体则直接指出,日本仍是战犯国家和加害国,只有道歉和赔偿,日韩关系才能有新起点。

日本政府这次通过外交渠道“劝阻”各国参加中国阅兵,其实并不意外。多年来,他们对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一直如临大敌。一个典型细节是:每逢中国举办抗战相关活动,日本使馆官网就会发通告,提醒本国公民注意所谓“反日情绪”。

可事实证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远超日本的想象。牙买加驻华外交官贝尔参观展览后直言,历史照片和视频让她清楚了解到日本侵华战争的诸多细节,纪念活动至关重要。

安哥拉大使艾伦也说,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力量为有相似经历的国家带来启示。俄罗斯这边更不用说,普京亲自参加“千岛群岛登陆行动军事历史纪念馆”揭幕,俄政府解密“731部队”档案,直接甩出日本侵华的铁证。

可日本政客偏偏不认账。石破茂和他的内阁同僚,依然沉迷于“历史洗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阅兵的支持力度。

要说他们的理由,其实非常荒谬——什么“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难道不是因为日本自己不敢面对历史?

他们最怕的是,自己塑造的“受害者”形象被戳穿,最怕中国主导的历史认知成为国际共识,更怕亚洲邻国和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要求日本正视责任、彻底切割军国主义。

对比一下,谁在维护和平,谁在回避历史,谁在玩弄“外交小动作”,高下立判。中国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既是向历史致敬,也是宣示战后国际秩序不可动摇。

来源:洞悉天下

相关推荐